白癜风吃什么药好 http://m.39.net/pf/a_4698984.html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郭闻
据央视新闻报道:
11月15日至16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开幕。
本次峰会的主题是“共同复苏、强劲复苏”,聚焦全球卫生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的能源转型等重要议题。
1
这一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印尼巴厘岛,因为G20峰会在这里召开。这是世界最高级别会议之一,探讨的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最关心的经济热点以及亟待解决的各种经济难题。
这是由G20这个国际组织成立之时的性质与特点决定的,也是全世界因此而关心峰会的根由。
世界上有个国家与地区,意识形态、*治制度、经济制度、传统习俗、价值导向等存在各种差异。有矛盾需要寻求渠道解决,有交往也需要寻找渠道加强。现代社会,无论是*治交往还是经贸往来,早已超越两国互联的形态,多方合作才是常态。这就是国际组织形成的原因。
联合国算得上是最有名、最有效的国际组织,它成立于年,50国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寄托了人类“永不再战”的理想。
事实证明,联合国的成立让世界的*治和经济秩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稳定,所以后来,各种国际组织纷纷出现,比如东盟、欧盟、APEC(亚太经合组织)、WTO(世界贸易组织)等,都是各国为了发展经济或者是*治结盟而成立的目的不一的国与国之间的组织。但在这么多的组织中,G20绝对算得上是重量级的。而凡是能够拿到G20峰会上讨论的话题,一定是世界当下面临的最大、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与G20成立的初衷及成员密切相关。
年,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并迅速波及东南亚各国。这场金融风暴虽然发生在亚洲,但震惊了世界。
年,G8集团(八国集团,G即英语group的简称)的财长提议,建立一个更大范围的国际组织,防止类似亚洲金融风暴的重演。
由此,一个由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法国、德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意大利、日本、韩国、墨西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英国、美国以及欧盟20方组成的组织便成型了。
2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而美国在接连打了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后深陷战争泥潭,这让当时的总统小布什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召开一次全球性首脑会议,讨论怎么应对这场金融危机。
G20峰会由此横空出世,从最初的外长和财长会议,一路走到了元首级的会议。它的每一次峰会作出的决议对世界都很重要。
今年G20峰会的主题是:共同复苏、强劲复苏。当下全世界面临的难点和重点不言而喻:三年疫情后,全球经济怎么办?
在峰会召开之前,甚至有人把这次会议称为“全球经济在衰退威胁下的一场紧急救援”。这样的认识基于疫情以来,全球面临的困局与难关。
我们有幸,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和平的国家,但是,世界上有许多人还生活在充满了危险、战乱与饥饿的环境中。
世界并不安然。疫情之前,全球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已经十分严重。而一场疫情,更是新添了许多更棘手的问题,比如俄乌战争问题、气候问题、粮食安全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来,经济遭遇全球化“逆风逆流”,“世界开放指数”不断下滑,全球开放共识弱化。联合国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全球落实受到重创,全球过去数十年减贫成果可能付诸东流。
比如,巴西是G20峰会参会国之一,就在峰会召开之前,刚在大选中胜出的巴西候选总统谈及巴西粮食危机问题时,潸然泪下。而巴西却是全球的粮食丰产国,有“21世纪世界粮仓”之誉。它的粮食问题在于“底层人民没有得到粮食的权利”。
虽是一国之*,映射出的却是国际*经之弊。而很多这样的问题,都需要像G20这样的高规格元首级会议来纡困、斡旋,需要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和有责任感的国家提出解决方案。
3
我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基于当下的现实与未来的考量。事实也是如此,一场疫情,其实足可以让人们认识到,灾难面前没有哪一国可以幸免,环球同此凉热。
当今的世界,需要的是对话而非对抗、双赢而非零和。所以,在这次G20峰会,我们国家领导人作的主题发言是:《共迎时代挑战共建美好未来》,提出: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坚持开放包容、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坚持命运与共。这就是中国为世界带去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年的G20杭州峰会时,中国便提出了“包容”一词,将峰会主题定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那次会议也因此成为G20合作史上的里程碑。开放、包容与合作,这是中国对世界一以贯之的态度。
这一次,在世界又一次站在十字路口的关键时刻,中国开展了一次重大外交行动,采取了更实际的行动,提出了更为具体的方案。中国领导人提出推动更加包容、普惠、有韧性的全球发展,传递着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理念,这是为世界经济发展开出的一剂良方。
全世界主要国家首脑聚集起来开一次会不容易,必然需要达成一些共识,或者拿出一些方案,做出一些决定,并最终影响世界进程。各国领导人最终达成了共识,峰会通过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巴厘岛峰会宣言》,《宣言》在一开始就确认二十国集团是全球经济合作主要论坛,主题与我国观点不谋而合——求同存异。求同存异精神再次在人类发展的关键时刻发挥出引领性作用。
在这份《宣言》里,我们看到许多熟悉的话语和表达,比如在应对疫情方面坚持人民至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重申对腐败零容忍的承诺等。《宣言》还提到了“杭州峰会”的倡议,这也体现了中国对G20多边机制作出的卓越贡献。
多边主义得到了强调,而这正是中国加入国际组织的主要目的并努力推动的。中国加入了几乎所有*府间国际组织和多个国际公约,所到之处,带去的是友谊与合作、繁荣与发展。
就在16日峰会结束后,印尼雅万高铁试验运行。这条高铁是两国元首亲自推动的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是中国和印尼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蓬勃发展、共建命运共同体的一个缩影。通车后雅加达和万隆之间的旅行时间将由现在的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在印尼民间,走红网络的说唱歌曲《雅万之歌》里这样唱着:“从郑和下西洋到共建雅万高铁,中国是我们的老朋友……”雅万高铁建成通车后将加速交通物流,带动沿线经贸、旅游等产业发展。
类似这样的例子,在中国的对外交往中还有很多,它们处处彰显着大国担当,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提供共同发展新机遇的实例。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