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疫技术来到了白求恩的故乡
传承白求恩精神猛犸基金会向加拿大捐赠“火眼”实验室核心设备
80多年前,白求恩从这里出发,为抗战中的中国带来了先进的医疗救治;今天,面对病毒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国人将抗疫的先进技术、经验和有效解决方案带到了白求恩的故乡。
5月19日,深圳政府召开科技抗疫专场新闻发布会,华大集团执行董事、猛犸基金会秘书长朱岩梅女士在会上介绍了华大基因和猛犸基金会向位于白求恩医生的故乡——加拿大医院实验室捐赠抗疫设备的情况。一间白求恩“火眼”实验室将出现在大洋彼岸,成为中国人在这次全球抗疫中秉承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的最好注解。
“火眼”已成国际抗疫行动的“中国名片”
在此次新冠疫情中,“病毒核酸检测”尤为重要,是临床确诊和患者康复出院的“金标准”。而华大基因凭借20年参与全球传染病防控的技术积累和经验,在核酸检测需求激增的时候,集成创新,打造了一套高通量核酸检测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为新冠疫情应对拉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目前,由华大基因打造“火眼”实验室已于武汉、深圳等国内12个城市迅速建成启用,全国完成超过80万人份的核酸检测,日检测通量最高达7万人份。随着疫情的发展,“火眼”也因为自动化和高质量的检测能力,被多国引进,成为了国际抗疫行动的“中国名片”。
华大智造MGISP-自动核酸提取仪。
“火眼”实验室的核心装备是华大智造研发的自动化核酸提取仪,以及华大基因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目前,试剂盒已陆续获得了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加拿大的相关认证,近日也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应急使用清单(EUL),体现了WHO对产品质量的认可和肯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WHO诊断技术评估合作中心FIND的报告显示,在检测限方面,华大的单靶点试剂与双靶点试剂相比,具有更高灵敏度。在临床分析性能方面,华大核酸检测试剂盒在所有国内参评企业中特异性最好。目前,华大的试剂盒已驰援至余个国家和地区,国际订货量已超过两千万人份。
据朱岩梅介绍,在各国主管部门、合作伙伴的协同和支持下,华大积极地向全球提供实验室解决方案、技术转移和培训,“火眼”已成功在阿联酋、文莱、塞尔维亚、沙特阿拉伯、澳大利亚、加拿大、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落地,使得这些国家的核酸检测能力迅速得以提升。举例来说,塞尔维亚的核酸检测能力提升至2倍,澳大利亚提升至3倍,文莱提升至4倍。
目前,20余个国家和地区有70多座“火眼”实验室已启动或在洽谈中,预计总日检测通量超过30万例。
“火眼”回到了白求恩的家乡
据朱岩梅介绍,由华大、万科、松禾资本联合发起的公益组织——猛犸基金会,已向20余个国家和地区捐赠了试剂盒等“火眼”核心设备,还有一整套的火眼实验室检测方案,为全球疫情防控持续提供了科技援助。
就在上周5月13日,猛犸基金会向位于白求恩医生的故乡——加拿大医院实验室捐赠了抗疫设备,拟命名为白求恩“火眼”实验室。“因为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正是华大和猛犸在这次全球抗疫中所一直所秉持的精神。”朱岩梅说。
医院微生物实验室调试MGISP-。
加拿大疫情形势依旧严峻,核酸检测能力需要快速提升。因此在加拿大使领馆的积极推动下,猛犸捐赠了华大智造自主研发的MGISP-自动化核酸提取仪,输出了一整套病毒核酸检测的技术解决方案,使医院实验室原本最限制速度的“核酸提取”环节实现了自动化,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减少了因手工操作带来的误差。这项核心技术和整套解决方案的应用,让医院的日检测能力提升了-人份,此举会在多伦多和周边地区的疫情防控中起到重要作用。
“之所以提出‘白求恩火眼’这个名字,是因为此次我们的捐赠对象——医院,就位于白求恩的故乡加拿大安大略省。”朱岩梅如是说道。
在5月13日深圳与加拿大多伦多连线举行了的线上签约仪式上,加拿大驻华大使鲍达民说,白求恩是加中友好合作的象征,感谢猛犸基金会和华大集团。中国驻多伦多总领事韩涛也表示,非常高兴看到中加两国人民秉持白求恩精神,相互支持,共同战斗。华大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汪建则说道:“早在40年多前求学之时,我就一直受到白求恩精神的感召和鼓舞。在抗日战争期间,白求恩医生为中国带来了现代化的医疗救治技术,并赢得了一代代中国人民的感恩和怀念。在与新冠病毒斗争的特殊时期,华大有帮助有需要的国家和地区度过难关。
据其介绍,“火眼”更重要的是在于它“平战结合”的能力。此次疫情过后,它将会在生育健康、传染感染疾病、肿瘤等方面的大规模人群检测上继续发挥优势,成为各地医疗卫生体系改造升级中的“标配”,也是改善民生健康,促进生命科学的研究以及发展生命健康产业重要的“公共卫生新基建”。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王纳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王纳
部分图片由华大基因提供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蔡冬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