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初期如何治疗 https://m.39.net/pf/bdfyy/zqbdf/年2月14日,西方传统的情人节,两位坐着轮椅的老人在海上聊了五个小时。从病友之间的亲切交流到家长里短、邻里关系,然后热烈的讨论了下成功学及财富密码。
这两个人,一个是沙特国王伊本·沙特,一个是美国总统罗斯福,这是他们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会面。之所以卿卿我我如此投机,是因为他们的共同利益是一致的,都想让英国佬滚出阿拉伯半岛,都想通过石油挣钱。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争霸格局形成,为防备苏联和伊朗将手伸到阿拉伯半岛,美国在红海东岸修军事基地。地皮沙特出,美国承包了沙特的物业,控制沙特港口,陆军进驻沙特,开始共享沙特石油资源。
作为对美国提供安全保护和回报,沙特给美国VIP中P的待遇,以最优惠价格优先对美国提供石油。有美国维护营商环境,哪个还敢吃霸王餐,沙特也因此通过石油贸易赚了不少钱。
年,美国扶持以色列建国。沙特虽然不爽,但与美国因此产生矛盾,面临要钱还是要脸的问题上,沙特选择了前者。
实际上沙特此时也没得选,随着被打烂的欧洲大规模的战后重建,整个世界对石油的需求呈爆发性增长,这会儿不忙着抓紧挣钱,那可真是脑子坏掉了。
二十年后的年6月5日,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第二天,以沙特为首的科威特、伊拉克、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就立即对支持以色列的美国进行石油禁运。
沙特的本意是拉着阿拉伯的几个石油小伙伴用掐断石油的方式饿死美国这个龟孙。但万万没想到,以埃及为首的阿拉伯联军被以色列打得满地找牙。仅打了6天,在苏联的调停下,战争结束。再不拉架,埃及、约旦、叙利亚这看上去要完。
这仗打的时间太短,不但石油禁运没起到制裁美国的作用,反而因为其他产油国加大马力生产使油价大跌,沙特这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成了一个笑柄。
但事情在数年后就起了变化。随着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石油供大于求的情况发生逆转。
年10月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开始,对于埃及的赎罪日突袭,以色列这次撑不住了,只得求助于美国。由于石油的需求原因,美国不好公开支持以色列,只好夜间像贼一样偷偷给以色列运送武器装备。但由于天气原因,以色列那边火都上房了,之后美国飞机迫不得已白天起飞。你明事暗做沙特这边还有面子,这么明目张胆,沙特想装看不见也不行了。
在美国撕掉伪装后,10月16日,阿拉伯产油国经协商决定将油价一口气提高七成。
此时沙特的心态还是比较矛盾的,17日,在其他产油国小伙伴的压力下,同意对美国降低石油出口,但反对对美国禁运。沙特这是很给美国面子了。
但到了22日,以色列要求的8亿美元援助美国不但给了,还另加了14亿美元红包。这就是无情的打沙特的脸。沙特气得立即宣布对美国进行石油禁运,并将英、法、日、荷也拉入禁运黑名单。
一向亲美的沙特都这么干,其他阿拉伯产油国立马跟进,同时宣布减少石油产量,然后还拿出个小本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对方的态度把石油进口国分成不同的档次,按档次分配石油出口配额。这产油国总算把石油武器玩明白了。
见识到石油武器厉害的欧共体率先跪了,11月,欧共体公开表明支持阿以冲突中的阿拉伯一方。所谓的欧美阵营因各自利益出现撕裂。紧接着日本也赶紧表态,表示支持阿拉伯国家。
此时的美国,自二战以来第一次不能霸气地再喊“还有谁!”开始陷入“我是谁”的自我怀疑。
美国曾想过发挥传统艺能直接出兵去沙特阿联酋等中东国家抢油田。之所以没实施,是因为中东这些产油国之间也各打各的算盘。于是经过基辛格的斡旋,年3月19日,沙特等阿拉伯产油国解除了石油禁运。
第一次石油危机虽然形式上结束了,但油价没有掉回危机前的水平,关键是对世界各大经济体的心理冲击和危机感是巨大的。
由于进入70年代后,美国已经陷入危机,美元与黄金挂钩的体系垮了,石油危机让美国想到了用石油捆绑美元。
而石油要捆绑美元,一定要搞定沙特这个第一大产油国,但直接找沙特谈,那就被动了,于是美国玩了把欲擒故纵,宣布对沙特石油进行禁运,这下轮到靠石油吃饭的沙特慌了。经过多轮谈判之后,在沙特得到美国的安全保障的前提下,答应了美国的条件。
70年代末,伊朗政局动荡,加上年9月两伊战争爆发,伊朗伊拉克作为产油国,其石油产量剧减,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
沙特这会儿一方面惊喜于上涨的油价,一方面承受着战争有可能殃及自己的惊吓。为了国家安全,试图向美国购买弹道导弹这种大杀器,但被美国果断就拒绝了。
美国的这种渣男表现让沙特发现美国不过是将自己当成工具罢了。
于是,沙特以保护伊斯兰圣地为由,开始对美在沙特的驻军增加诸多限制。
但这种情况没维持多久。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第三次石油危机爆发。沙特的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只得求助于美国。美国为保持在海湾地区的军事存在,大规模进入沙特。沙特与美国因萨达姆的存在,又过了一个短暂的蜜月期。
到了年的事件,因为有沙特籍恐怖分子参与,且幕后主使本拉登就是沙特人。美沙关系出现不和谐迹象。
年3月,美国借口伊拉克有化学武器,发动对伊拉克入侵。推翻萨达姆政权之后,美国让伊拉克的什叶派掌权,这就让作为逊尼派的沙特感到非常不爽。
年,在美国策动所谓的“阿拉伯之春”的影响下,北非及中东阿拉伯国家政局动荡。一年后,通过街头政治,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被推翻,加上胡赛武装对也门的渗透,沙特觉得美国这“春”迟早得叫到自己家门口。根本不会顾忌他这个盟友。
年9月,美国幸存者家属及伤者对沙特的集体诉讼在被时任总统奥巴马否决的情况下,国会几天后就推翻了奥巴马的否决。
这让本已经对美国存有戒心的沙特再次对美国感到失望,美沙关系进一步下滑。
沙特外长曾警告美国,通过法案将抛售美国国债及其他美元资产。虽然事实上不可能实施,但足以证明沙特对美国的耐心在不断耗尽。
一波不平,一波又起。年10月2日,卡舒吉在沙特驻伊斯坦布尔领事馆被杀。杀的是卡舒吉,但针对的显然是沙特内部的反对派及其背后的支持者美国。
美国当然心里明镜似的。年,正在竞选美国总统的拜登公开说沙特是贱民国家。这老头经常把真话当胡话说,沙特也可以揣着明白装糊涂,只是还没把心里的怨恨写在脸上。
年1月,拜登上台后,美国一方面停止支持沙特主导的对也门胡赛武装的军事行动。一方面指责卡舒吉是沙特王储小萨勒曼杀的。这就是不但出卖朋友还要踢上一脚。
沙特的忍耐怎么着都是有限度的,关键是美国一极的国际大环境在变。
年2月,美国策动俄乌冲突。同时,美国一方面希望沙特提高石油产量,一方面怂恿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石油进行限价。试图借此实现美国石油价格双轨制的目的。
美国的这种图谋野心很大,沙特一旦答应,就开了美国联合其他西方国家控制某种大宗商品的先例,那么美国的霸权将继续稳固。
沙特意识到这就是直接在自己身上放血,多年的怨气加上不可能丢掉对石油的控制权,果断回绝了美国的要求。
没办法,7月,拜登只能亲自跑一趟,小萨勒曼好歹是给了点面子,同意联合欧佩克每天增产10万桶,代价是有记者大声问:“沙特还是贱民国家吗?”,拜登耳朵当场就聋了。
但拜登没聋几天就听到一个消息,10月5日的“欧佩克+”会议宣布,自11月起,每天减产万桶。好家伙,沙特这是刚给了个甜枣就对拜登抬脚来了个踢裆。
几天后,拜登接受采访,说沙特将面临某种后果。胡话还是真话?这就不猜了,但美国与沙特曾经紧密的关系是回不去了。
前两天,阿尔及利亚总统马吉德·特本与沙特王储小萨勒曼通了个电话,主要内容是请假,小萨勒曼说不会亲自参加下月在阿尔及尔举行的阿盟峰会,原因嘛,是身体不舒服,哪哪都不舒服。小萨勒曼找借口的水平是得到美国真传了。
不过不去就对了,美国在中东及阿拉伯国家的影响力是在下降,但出点阴招的能力还是有的,而且很强,到时候真让小萨勒曼发生“某种后果”,那就不仅仅是沙特,整个阿拉伯世界都不得安生。
沙特与美国渐行渐远已成定局,至于什么时候分手,以何种方式分手,没有突发事件的话,可能还需相当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