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美国、沙特、以色列不安的“什叶派新月”。(图源:观察者网)
近日,伊拉克举行了自战胜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以来的第一次,同时也是美*推翻萨达姆*权以来的第四次大选,约名候选人将角逐个议会席位。
令外界意想不到的是,一个具有鲜明反美色彩的什叶派宗教人员萨德尔(Sadr)或能赢得此次选举。据现今统计出的91%的选票来看,什叶派神职人员萨德尔阵营“行走者联盟”,在全伊拉克个席位的议会中获得54个席位,居各派之首。
自叙利亚内战,俄罗斯强势介入,中东地缘*治版图已悄然发生变化,逐渐形成“俄罗斯-伊朗-土耳其”和“美国-以色列-沙特”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并同时巩固了伊朗与伊拉克、叙利亚的关系,加强与也门胡塞武装、黎巴嫩真主*的联系,形成“什叶派新月地带”。“什叶派新月地带”的形成引起沙特、约旦等阿拉伯逊尼派国家的警惕,再加上美俄深度介入,中东博弈进一步加剧。
美国在赢得伊拉克战争后,致力于扶植亲美*权重构中东*治秩序。在美国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事打击的十五年后,伊拉克民众却并未如美国所愿选择一位亲美的*府领导人。这位即将诞生的带有反美色彩的什叶派领袖又会对中东局势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中东问题专家赵伟明对此表示,萨德尔所在阵营的胜利会加强现已成型的什叶派弧形力量,但难以对局势产生根本性影响。萨德尔的反美色彩和什叶派宗教色彩对美国而言都不是好消息。
赵伟明同时指出,伊拉克选出什叶派领袖不足为奇。现今在伊拉克境内,什叶派人数占比更多,在大选时自然更占优势。现任伊拉克总理海德尔·阿巴迪也是什叶派。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研究员潜旭明对此指出,伊拉克目前的宗教地理分布由三部分组成:南部伊斯兰什叶派、中部伊斯兰逊尼派以及北部库尔德人,形成三者相互牵制的局面。虽然美国在赢得伊拉克战争后帮助伊拉克重塑了*治体制,但萨德尔若能当选意味着伊朗将会对伊拉克产生更大影响,这对美国而言并非一个好消息。(海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