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m/20世纪下半叶的亚洲,充斥着美苏争斗的气息,两大霸主也时不时亲自下场搏斗。60年代的越南战争让美国大伤元气,苏联趁机抢占上风。然而殷鉴不远,苏联很快又重蹈美国的覆辙,陷入了另一个战争泥潭。这个泥潭就是阿富汗。几十年前大英帝国在这里栽了跟头,如今苏联又接踵而来。前面说过,阿富汗在年摆脱英国控制,成为独立国家。这个国家位于亚洲的十字路口,东边是中国,西边是中东,南边是印度,北边是苏俄(苏联),可谓咽喉要地。但凡对亚洲有点野心的国家,都会打它的主意。
所以,阿富汗独立之后,英国和苏联依然不断插手阿富汗事务,造成阿富汗内部斗争频繁。到年,查希尔(—年)当上阿富汗国王,也挺有福气,在王位上一坐就是40年。“二战”前他和纳粹德国颇有往来,从希特勒手中捞了不少好处。“二战”中他严守中立,把粮食和牲畜卖给美国、印度,又赚了一大笔钱。他任用一些能干的宰相(多数是王室成员),使得阿富汗逐渐摆脱了封建桎梏,有了一点现代国家的味道。“二战”后,美苏“冷战”,阿富汗这种咽喉要道之地自然要大力争夺。对于苏联来说,如果能把阿富汗变成自己的势力范围,苏联海军到印度洋就变得触手可及。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苏联就大力援助阿富汗,还支持阿富汗跟东边的巴基斯坦抢地盘。而美国呢,虽然对美国来说阿富汗没那么重要,但苏联要做的就是他们要破坏的,因此,美国也给阿富汗送了不少好东西。虽然美国送的东西不如苏联的值钱,也足够勾引住阿富汗,让阿富汗人惦记着这点东西,不要全力投入苏联怀抱。阿富汗乐得美苏两霸都讨好自己,干脆公开宣布,我们不掺和你们的冷战,严守中立,你们有啥礼物统统送来吧!这么嘴大吃两家,小日子过得很美。
但是,阿富汗毕竟是一个较为落后的国家。全国各地的部族势力很大,民众教育水平低下,医疗也很落后。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少阿富汗的年轻人从西欧和苏联留学归国。喝过洋墨水后,他们的眼光自然不同,对于王室贵族的专权非常愤恨,而且形成了很多相互排斥的政治派别。富人和穷人的矛盾,知识分子和部族守旧派的矛盾,亲美、亲苏的政治派别间的矛盾,层层交叠在一起,把阿富汗变成了一个火药桶。
年到年,阿富汗发生了三年饥荒。由于王室权贵贪腐无能,导致超过10万人饿死。这下火药桶被引爆了。年7月,查希尔国王的堂兄达伍德(—年)在苏联和军队的支持下发动政变,推翻了堂弟的统治,宣布阿富汗废除君主制,成为“阿富汗共和国”,自任总统兼总理。苏联认为,这下可算是把阿富汗握在手掌心了。谁知这达伍德也是一个不甘当傀儡的枭雄。他一面和苏联保持友好关系,满足苏联的一些要求,想方设法从苏联身上揩油,另一方面,他加强了独裁统治,任命自己的亲戚们为高官要职,对内镇压部族势力和亲苏党派和军官。他还不断对美国及西方招手,希望继续“吃了被告吃原告”,保持在美苏两家之间的超然地位,两边捞好处。
招致祸端
要知道,70年代的苏联正是如日中天,在全球范围逼得美国节节败退,岂能容忍小小的达伍德得了便宜卖乖,当初是我们苏联把你扶上马的,要叫你下马也是分分钟的事!年4月,苏联支持阿富汗的左翼政党“人民民主党”又发动了一次政变,达伍德被枪杀。人民民主党的领导塔拉基(—年)成为阿富汗新领导,改国号为“阿富汗民主共和国”。
塔拉基上台之后,对外全面倒向苏联,甘当苏联的保护国,允许苏联全面插手阿富汗事务,在阿富汗大批驻军。对内没收部族首领、宗教社团的多余土地,取消高利贷,取消穷人的一切债务,禁止买卖婚姻,动员妇女参加工作。塔拉基的这些改革,应该说初衷是好的,可是他不顾阿富汗具体国情,不搞循序渐进,而是生搬硬套,靠枪杆子强行推广,这就把全国的有钱人、宗教团体和保守人士都得罪了。面对怨声载道,塔拉基不在乎:对这些反革命分子客气啥!于是监狱人满为患,刑场枪声不绝。这些“反革命”当然不甘心坐以待毙。于是,阿富汗出现了大量武装叛乱队伍。
塔拉基这么搞,闹得内部都出了乱子。党内反对塔拉基的呼声此起彼伏,塔拉基的得意门生和二把手阿明(—年)趁机“逼宫”,在年7月夺取了军政大权,把塔拉基架空成一个傀儡。这位阿明的政治观点其实比老师更加激进,坚决铁腕推行社会改革。但他的外交手腕要比老师的灵活,认为咱们阿富汗历来有反对外国入侵的光荣传统,咱们不能乖乖地给苏联当“儿子”,好处要拿,可是美国那边也得打好招呼,还是左右逢源为妙。
苏联知道这事儿,当然不高兴。他们跟塔拉基勾结,准备借开会的机会干掉阿明。谁知阿明先下手为强,在9月发动政变,打死恩师塔拉基,自己当上了阿富汗名副其实的总统。阿明上台后,大搞独裁统治,削弱亲苏派力量,还向美国、巴基斯坦等国示好。苏联眼见自己的代理人被阿明做掉,还摆明了要投靠对手的架势,岂能善罢甘休!年12月底,苏联向阿富汗发动了突袭。以苏联对付阿富汗,本来就是牛刀杀鸡。
更何况先前苏联早已在阿富汗政府和军队内部扶持了大批亲苏势力。12月27日,苏军空运部队直接攻占了阿富汗首都喀布尔,打死了不听话的阿明,扶持亲苏派的卡尔迈勒(—年)上台,建立了傀儡政权。此后几天,苏军迅速控制了阿富汗全境,阿富汗政府军基本不战而降,归顺了卡尔迈勒。苏联眼看这么轻而易举地拿下阿富汗,得意得很:看看,这就是红色帝国的实力!他们觉得最多一两年后就可以撤军,可实际上,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早在塔拉基当政时期,阿富汗各地就有大批反政府军,还有不少人逃出阿富汗,在邻国巴基斯坦安营扎寨,准备“反攻倒算”。现在苏联公然入侵阿富汗,这些反政府军顿时升级成为“反抗外国入侵”的民族英雄。他们滚雪球一样壮大,到处打击苏军和亲苏的政府军。
输了面子丢了里子
另一方面,苏联这么赤裸裸地入侵一个主权国家,等于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扯下了遮羞布。大多数国家都愤怒谴责,以美国为首的几十个国家还抵制了年在莫斯科举办的奥运会。更关键的是,苏联此举得罪了整个阿拉伯世界。以沙特为首的阿拉伯国家纷纷慷慨解囊,支持反抗力量。世界各国的大批青年开赴阿富汗,和苏军展开激战。
美国可得意了,赶紧对他们提供武器,还在巴基斯坦建立了训练营、宗教学校,投资了数十亿美元,训练阿富汗的游击队反抗力量。靠着美国的武器装备,游击队神出鬼没地穿行在阿富汗山区。苏军的装甲部队可以横扫千军,可是在山地,他们只能排成一字长蛇阵,游击队只要用反坦克导弹把头尾的坦克击毁,其他铁器就都成了固定靶。苏军投入了大批武装直升机,游击队就设法把这些铁蜻蜓诱到山谷低飞,然后用山头埋伏的火箭筒和机关枪“居高临下”干掉它们。苏军多次向游击队盘踞的山区扫荡,都是损兵折将,虽然能占领一些地区,却抓不住游击队主力。等苏军一走,游击队又活跃起来。这么打了几年,游击队的武器由美国不断供给,经验越打越丰富,胆子也越打越大。
苏联为了维持他的傀儡政权,不得不持续往阿富汗增兵,最后达到10多万人,持续不断打仗,那烧钱烧得哗哗的。苏联虽然“身强体壮”,可也撑不住这样不断放血啊。加上苏联过去几十年为了争霸,一味发展重工业,现在陷入阿富汗这个泥潭,外伤引发内伤,国内矛盾也起来了。年,戈尔巴乔夫担任了苏共总书记,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开始寻求停止“冷战”,全线回缩。年,苏军全部撤出阿富汗。持续九年多的阿富汗战争,苏联前后投入了多万装备精良的官兵,最终铩羽而归,战死1万多人,伤4万人,耗资亿卢布。苏联在这一地不但被牵扯了大量精力,消耗了大量实力,还在国际上老脸丢尽,可谓面子里子输个精光。就在撤军之后不久,苏联麾下的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发生剧变,华沙条约组织解散。又过了两年,苏联自己也解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