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中国作为世界唯一日进口千万桶石油的国家、全球最大的石油市场所在地,在围绕石油的大国博弈中几乎是没有声音的。传统的全球石油治理模式已经失效,在建立新模式的过程中,中国应当有所作为
来源
财经杂志
文
陈卫东
自4月13日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欧佩克+)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推动下达成史上最大规模原油减产协议以来,3月9日后闪崩的国际油价已基本收复失地。
截至发稿,布伦特原油期货最新报价为40.31美元/桶,WTI原油期货为37.87美元/桶。4月油价最低之时,布伦特原油跌破20美元/桶,WTI油价一度跌至负值。
6月6日,欧佩克+以视频方式召开部长级会议,各方同意将4月13日的减产协议延长至7月底。减产协议规定:自5月1日起启动首轮减产,规模为每日万桶,为期两个月。7月至年底减产规模降至每日万桶;自年1月至年4月,减产规模为每日万桶。
延长协议,意味着每日万桶的减产规模将持续到9月底。
会议结束后,沙特阿拉伯表示,将从6月起每天自愿额外减产原油万桶。随后,阿联酋、科威特等中东国家也纷纷宣布实行额外减产。
减产直接推动了油价恢复,但支撑油价的根本因素仍是石油需求,疫情影响之下,需求还远未恢复到正常水平。
史上最大规模减产协议的背后,是沙特、俄罗斯、美国这三个最大的产油国之间的博弈,检讨其博弈过程和博弈筹码,将助益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完善其石油战略和相关政策。
美国页岩油是打不死的小强
自三月初沙特俄罗斯打响新一轮石油价格战之后,加上迅速全球蔓延的新冠疫情,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出现了高台跳水似的急速下跌,4月份交货的WTI原油价格一度跌至-37美元/桶的历史上的首次负价格。
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这轮价格战的目标有两个,一是要尽可能把生产成本高的美国页岩油从市场挤出去,二是要扩张本国原油出口在世界上市场上份额。这是路人皆知的阳谋,不是什么阴谋。
在此状况下,特朗普总统正在做一件几十年来历任美国总统都不敢做的事情:提高石油价格。美国作为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低油价对其经济最为有利。而如今,美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其产能最大的页岩油的生产成本远高于沙特和俄罗斯的生产成本,这就使得特朗普总统对于油价处于了一种尴尬的地位。油价高了伤害其经济,油价太低了伤害其光荣伟大的石油工业(特朗普讲话)。原本极力支持低油价的他,在3月初沙特和俄罗斯价格战刚打响之时就主动打电话给沙特王储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力促他们减产提高油价,并承诺美国可能最多减产万桶/日。这是自年以来除里根总统外,第二位出面(时任副总统的老布什奉里根之命出访利雅得请求沙特减产提高石油价格拯救阿拉斯加石油工业),要求减产提高油价的美国总统,并给出了减产的目标:0万桶/日。
据5月26日RystadEnergy报道,美国原油产量已由年3月每日万桶(最高记录为年11月创下的万桶/日)下降至5月的万桶/日,下降了万桶/日,比峰值下降了万桶/日。该报告预测,随着城市生活重开和复工复产,石油消费和价格逐步回升,至今年12月底美国原油产量会控制在万桶/日,随着油价回升,美国石油产量将会在年底恢复至万桶/日。
目前美国减少的万桶/日的产量大多属于自然减产。据RystadEnergy估计,在第二季度还有56万桶/日的产量可以被自然减产掉。同时也发现还有数千口页岩油井在石油价格跌到40美元/桶时已经完成建井但尚未压裂,压裂后数周内即可形成产能。在石油价格回升到40美元/桶之上后,美国致密油主产区的二迭盆地和墨西哥湾区域的产能会逐渐恢复。主要的石油生产商们不会匆忙采取行动,由于新冠疫情的发展和经济复苏进度尚不清晰,美国石油产量很可能在六月份跌至低谷。
今年以来,北美已有17家页岩油生产商申请破产,债务总金额约为亿美元,远低于一些市场分析师预期——如果WTI价格低于30美元/桶以下至今年年底,破产公司数目将会大幅增加至73家,若持续至年底,破产公司将会达到家。美国有数以千计的石油公司,除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康菲几家跨国石油公司巨头外,更多的是不为人知的小公司,仅得克萨斯州就有三千家这样的小公司和BackYard家庭后院公司。评估公司惠誉称,到今年年底,美国能源垃圾债违约率将攀升至16%,与年油价暴跌时的水平相当。
可以简单算一笔账:每天减产万桶,油价每桶减少20美元,则美国石油工业上游每天减少收入万美元。假设至年底天都是这个状态,则美国石油公司上游总收入将减少80亿美元。仅从这个数字看,今年平均日减产万桶不是不可承受的,不会对美国页岩油产业造成致命伤害。有报道显示,美国石油工业直接雇佣员工约万人,10%左右员工失业也不是一个严重的事件。美国石油工业有足够的韧性和弹性,只要价格恢复至50-60美元/桶的正常水平,页岩油产业就会像-年周期那样,还是打不死的小强。
俄罗斯不会真心减产
根据新一轮减产协议的要求,俄罗斯和沙特都需要在五月和六月份把石油产量减至万桶/日,减产基数都是1万桶/日。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据此要求俄罗斯境内各家油公司都在今年三月份的基础上下调19%的产量。俄罗斯政府网站已经宣布,俄罗斯承诺的减产目标已经接近达成。
俄油公司是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公司,其石油产量约占俄罗斯全国石油产量的40%。俄油总经理谢欣从圣彼得堡时代开始就追随普京,有普京影子的称号。在以前的历次OPEC+的减产协议执行过程中,他始终不买减产协议主要执行者、能源部长诺瓦克的账,认为OPEC+减产对俄罗斯不利,对美国有利。
据报道,在最近一次他给普京报告时抱怨,石油管道运送费用太高了,占了其生产总成本的32%,应该把这一比例下调至13%。克里姆林宫响应了谢欣和其他一些石油公司的要求,并指示要降低管道和铁路石油运输费用,并把石油服务公司也包括在国家一揽子优惠政策里面,包括优惠贷款,可以部分免除产量、财务指标等不达标的责任。
回顾-年度的OPEC+减产协议的执行情况,俄罗斯总的石油产量实际上持续增加,年达到了3万桶/日,是苏联解体之后的历史新高。我不知道OPEC+是怎么评价俄罗斯这一时期执行减产协议的效果的。沙特王储在3月6日与俄罗斯谈不拢后即刻发动价格战,可见他也认为俄罗斯在上轮减产协议期占了便宜。从5月27日EIG的报道看,俄罗斯仍未完全落实此轮减产协议的指标。
俄罗斯最大两家石油公司年的年报显示,卢克石油的液体产量为70万桶/日,较上一年减少了2.5%,公司总收入减少2.4%,总盈利增加3.3%,得益于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俄油公司年第一季度石油产量为万桶/日,仅比年第四季度.4万桶/日下降3.4万桶,不足0.6%。实现桶油价格3卢布(61.05美元),较上年同期卢布桶,减低了14.4%。(卢布/美元兑换率63.)。俄油公告显示,其第一季度石油产量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2%,收入下降了15%,亏损2.1亿美元。年公司实现桶油价格为63.46美元,年的实现桶油价格为69.73美元。
俄罗斯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天然气的生产、出口和国际石油价格的涨落,油气收入约占其GDP比重的40%,是俄罗斯政府主要的收入来源,占其财政收入的一半左右。年,俄罗斯政府预算最终执行规模18.75万亿卢布(亿美元,平均汇率按62卢布/美元计算),油气收入占46.5%,为8.71万亿卢布。年年石油价格走低,导致了俄罗斯GDP负增长(年-2.5%,年-0.2%),年年国际石油价格回升至60-70美元/桶区间,俄罗斯GDP增长由负转正。年平均石油价格达到了70美元/桶的水平,俄罗斯联邦财政收入增长了3.49万亿卢布(亿美元),其中,油气收入增长3.23万亿卢布(亿美元),占92.7%。俄罗斯联邦预算收入增长基本上依赖油气收入。
预计年平均国际石油价格会在40-50美元/桶之间,与年的水平大致相当。市场有消息说,鉴于新冠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沙特有意将0万桶/日的减产规模延续至年底。如果俄罗斯真是兑现其对OPEC+减产的承诺,并同意0万桶/日减产规模延续至年底的话,其石油产量将每天减产万桶,按48美元/桶计算,将减少石油收入亿美元,15%左右的财政收入,这必将对俄罗斯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冲击,对普京和其新的联邦政府都将是严峻考验。尽管俄罗斯联邦政府还有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年3月1日)可以动用,但这笔钱真要花起来也会很快见底。
鉴于以上分析,我对俄罗斯能否真正兑现五六月份减产至万桶日的承诺表示怀疑,同时也怀疑OPEC+会议可以达成将现有减产规模延续至年底的可能性。
沙特坐拥全球最好资源但仍入不敷出
沙特阿拉伯拥有世界16%的探明石油储量,仅次于委内瑞拉排名第二,但其石油储量的质量和石油产量远远高于委内瑞拉。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长期以来OPEC秘书长都是沙特阿拉伯人。该国42%的GDP,政府收入的87%、出口收入的90%来自于石油工业。
沙特阿美是沙特阿拉伯境内唯一从事石油勘探开发业务的公司,其业务囊括勘探、开发、生产、炼制、运输、销售全产业链。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陆上和海上油田,其生产能力超过1万桶/日,且有极好的石油产能扩张能力。年《财富世界》排行榜上,沙特阿美的收入排行第六,利润高居榜首,比埃克森美孚、壳牌、雪佛龙、BP和道达尔五家最大的跨国石油公司当年的利润总额还高。年12月,它在沙特国内股票市场完成IPO,市值高达约1.7万亿美元,是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司。
年,沙特阿美公司油气产量万桶/日油气当量(约6.6亿吨/年),其中石油产量为万桶/日(约4.95亿吨/年)。据公司年报,当年公司净利润为亿美元,资本支出亿美元,自由现金流亿美元,分红亿美元。
沙特阿美也是世界上桶油开采成本最低的石油公司,有分析师计算过,年沙特阿美公司的桶油生产成本约为3美元,桶油总费用约为9美元。
公司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该公司第一季度原油产量万桶/日,实现净利润亿美元,实现桶油价格为51.8美元(上年同期为63.6美元)。通过简单计算可知,公司原油收入约为亿美元,息税前收入亿美元,每桶原油息税前收入高达38.34美元(桶油息税前利润率74.01%),净利润18.72美元(桶油净利润率36.14%),净现金流亿美元。
但是,为兑现上市时的每季亿美元分红承诺,公司需要借入现金38亿美元,最能赚钱的石油公司日子也不好过。
年沙特阿拉伯政府预算亿美元(约亿来自于石油收入),开支亿美元,出口收入亿美元(约亿来自于石油收入)。假设年沙特阿美公司平均产量为万桶/日,实现平均桶油价格48美元(可能高估了),其石油年收入可达亿美元,70%出口可实现出口收入亿,占政府收入的85%,则政府收入为亿美元。假设政府支出维持在年的水平为亿美元左右,则今年政府赤字将高达0亿美元。截至年3月1日沙特有国家外汇储备2亿美元,可以在50美元/桶以下的价格,以赤字财政支撑数年。
中国应当有所作为
通过以上分析,执行年0万桶石油大减产协议对美国、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三个千万桶石油生产大国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对沙特和俄罗斯。简单总结如下:
1、在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下,全球经济大幅下行,全球石油消费下降约30%,史无前例的大减产协议是不得不采取的行动。对石油生产国、进口国,对当下的世界经济和未来石油工业可持续的发展都是可以理解的、合适的行动。
2、0(准确地说是万桶)万桶/日的减产协议,美国、俄罗斯和沙特实现的减产规模都在-万桶/日左右。沙特和俄罗斯是在政府干预下的主动行为,需要通过改变政府预算、动用外汇储备来背书。而美国石油减产是市场行为,是在石油价格大幅走低的背景下的高价格产能的退出,主要是低效率油井和高价格致密油产能的自然退出,美国政府无需干预,也无需补贴。美国政府应对疫情的超级救市措施,对美国石油工业的作用微不足道。
3、沙特俄罗斯发动石油价格战的初衷是把高成本的美国页岩油挤出去,从而扩大自己低成本石油的市场份额。如果不是突发而来的疫情,如果不是恰逢特朗普势在必得的总统连任选举,特朗普对沙特的出击大可不必干预。美国石油市场是最自由竞争的市场,年的石油历史,只有两位总统为提高石油价格而干预石油市场,是美国的非正常现象。
4、特朗普干预了,并很快促成了有史以来最大减产协议的达成,可见美国带头大哥的能量仍无人替代。
5、美国页岩油生产成本虽然很高,但是这些产能是技术进步和市场效率的产物,而不是自然禀赋的附属。市场竞争让这些产能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只要石油价格回归到合适的位置,它们又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6、目前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的石油产能都在1万桶/日左右,政府财政都高度依赖原油的生产和出口。沙特王储雄心勃勃地提出了《愿景》规划,试图改变沙特过分依赖石油的自然禀赋宿命。俄罗斯沦落到靠与沙特竞争石油市场份额而生存,是一个悲哀。曾经的世界两大超级大国之一,经济上如今是个三流的资源出口国,而且没有人提出类似于沙特《愿景》似的规划蓝图。
7、俄罗斯的人口是沙特的5倍,国土面积是沙特的8倍,尽管地处寒带亚寒带,自然条件还是比干旱大沙漠的沙特优越很多。就石油生产竞争和政府预算平衡而言,沙特比俄罗斯有优势:资源更丰富,单井产量更高,产量技术更先进(美国盟友,西方先进技术获取)、商业模式模仿,没有禁运,产能扩张更容易。俄罗斯的优势在于有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国家收入和政府预算更加多元化,石油收入依赖程度只有沙特的一半左右。两国的外汇储备都在亿美元上下,都可以抵抗几年低油价和政府赤字预算的冲击。
8、就政府稳定性和地缘政治而言,这两个国家也是各有优势和不足。普京总统需要维持其军事强国和超级核武大国的地位,需要更多的资源,同时俄罗斯需要维护其政治大国地位,对所有世界政治的重大议题都要发出声音,这也需要成本。沙特是个地区大国,中东是地缘政治热区,沙特需要维护其伊斯兰教发祥地及正统性监护人、逊尼派掌门人的地位,维护其阿拉伯世界领头羊和中东大国的地位,这也都需要成本,但没有俄罗斯要在世界上有显赫地位的成本高。普京的政治地位尚无人能够挑战,国内政治稳定是俄罗斯的一个明显优势。沙特王储面临诸多国内挑战,国内政治稳定程度不如俄罗斯。
9、俄罗斯和沙特都需要OPEC+,都需要稳定可持续的石油市场和价格体系。他们都明白,美国石油是不会归零的,即使不具备成本优势,他们也无法打垮,因为美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无可比拟的资本优势能很大程度上平衡其在资源禀赋上的不足。年和年两次石油价格战让他们明白了,竞争市场份额比消灭美国页岩油更现实。而最大市场在中国、印度、新兴发展中国家。
10、中国的作为。中国作为世界唯一日进口千万桶石油的国家、全球最大的石油市场所在地,在围绕石油的大国博弈中几乎是没有声音的。刚刚发生过的荒唐的WTI负油价事件,和正在进行的最大规模的全球石油大减产,说明传统的全球石油治理模式已经失效,需要建立新的全球石油甚至是能源转型治理机制,中国对此应当有所作为。这是个大课题,需要组织一批专业人士来认真探索。
声明:易昇证券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学习交流探讨用,非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