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从石油美元看人民币与房地产上
TUhjnbcbe - 2024/5/1 17:08:00

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众说纷纭;

但,有幸生于伟大的时代,是平凡人的幸运。

一.美元霸权的诞生

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在上世纪初期,世界各国并没有“储备货币”这个概念,大家哪国的钱都不认,只认黄金,黄金是唯一可以通行无阻的“硬通货”。各个国家能发行多少货币,也是和本国的黄金储备直接相关,不是你想印多少钱就印多少钱,而是有多少黄金做担保,你才能印多少。但是这两场世界大战的爆发,直接让欧洲各个国家的黄金储备,全都搬去了美国。

在美国纽约的联邦储备银行地下库,战争期间欧洲各国源源不断的将自己的黄金运到美国,生怕纳粹一打来黄金全被纳粹抢了。如此一来,美国实际上已经拥有了当时世界上三分之二的黄金。战争期间,欧洲各国为了抵抗纳粹,不得不向美国大举借债,其中光英国,一战就借了13亿美元,二战英国借了70亿美元。这种所谓的“借债”,并不是真的拿70亿美元给你,而是给你相当于70亿美元的物资,军火等各种援助。一方面美国借钱给欧洲,可以拉动他国内生产力,另一方面又能让欧洲各国全都欠美国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全世界大部分黄金都到了美国,欧洲各国都向美国借了大笔外债。美国认为时机已到,于是在二战还没有结束,法西斯还没有消灭的年,号召全部盟友到美国布雷顿森林,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布以后美元直接和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和美元挂钩。从此世界各国银行里不再存黄金,而是存美金,这也是美元为什么叫“美金”的由来,因为他取代的是黄金。

美国的经济学家在上世纪就充分认识到:货币的本质,是霸权。从此,美国开启了用货币控制其他国家的霸权行为。

但是,很快就发生了第一次美元危机。

二战结束后,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再向欧洲撒钱上百亿,帮助欧洲重建,欧洲在重建的同时,美金的地位更根深蒂固的融入到欧洲的金融体系中。所有国家的结算货币都是美金,这更加大了欧洲对于美金的依赖。到了年,因为“马歇尔计划的大量物资援助”,美国和世界各国长期保持着巨大的贸易逆差,导致“美元过剩”。年欧洲各国恢复生机以后,不再需要那么多美国商品,各国开始抛售美元,买入黄金,造成了黄金价格上涨,美元贬值。年10月,美国黄金储备一共亿美元,而短期负债已经达到亿美元。一系列的不利消息,造成了年的“第一次美元危机”。然后之后的法国“五月风暴”运动中,强烈抨击美国是货币骗子的戴高乐下台,直接导致欧洲主张“去美元化”的势力锐减。法国一场“五月风暴”意外的帮助美国躲过了一次“美元危机”。

第二次美元危机也到来了!

反美元的带头人虽下台了,但美元糟糕的状况还在持续。年的美国状况很不好,通货膨胀大幅上升,贸易逆差严重,股市更一蹶不振。此时,美国的黄金储备只剩下亿美元,而短期外债为亿美元。“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越来越玩不下去了。到了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毫无预兆的突然宣布,美国将不再遵守“布雷顿森林体系”,从今以后,美元不再和黄金挂钩。美国的这招“背信弃义”立刻引起举世哗然,所有大量持有美元的国家一致反对。纷纷表示将降低美元在本国货币储备中的地位。美元第二次危机开启。

第二次美元危机爆发后不久,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第四次中东战争从年10月6日打到10月26日。埃及,叙利亚等国在赎罪日对以色列发动猛攻,然而以色列在美国强大的支持,和其自身的军事素养保证下,经过一个月的血战,以色列获得最终胜利。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失败,让中东国家越发痛恨美国。

二.美元石油化

战争失败后,中东国家开始利用石油报复美国。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中东国家,集体降低石油产量。10月18日,利比亚强人卡扎菲宣布对美国实行石油禁运。10月20日,沙特也立刻跟进,宣布对美国实行石油禁运。其他中东国家也陆续跟进。很快,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石油危机的爆发严重影响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当然也包括美国。石油危机前,油价大概是1.5美元一桶,世界各主要国家,美,英,法,德,日,意,这些工业化国家依靠着低油价蓬勃发展。而当油价涨了十倍甚至二十倍以后,这些国家立刻感觉到经济疲软。石油危机让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下降了20%。美国GDP更是大幅降低-1.75%,日本GDP减少-3.25%。然而危机却让美国看成了转机,美国展现出强大的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

美国发现,全世界的国家都已经高度依赖石油,没有石油任何国家的经济都发展不起来。也就是说,谁能够控制石油,谁就能够控制世界。那么,怎么控制石油呢?要控制石油,占领油田是最蠢的做法,美国想出了一个最好的办法,一个一石二鸟的方法。年,美国主动和沙特接触。沙特一直是亲美国家,国家都是靠美国军火保护的。沙特作为中东石油组织的老大,要求很简单,就是要钱。美国同意,允许沙特将油价提高%,从2美元一桶,涨到12美元一桶。美国则要求,以后所有的石油交易,都用美元计价和结算。

本来“美元霸权”已经濒临崩溃了,世界各国已经厌烦再持有那么多美元了。可现在,美国通过一次中东危机,一次石油危机,将两种危机转变为“美元的重大转机”。美国现在已经和产油国达成协议,美元直接和石油挂钩,以后想要买石油,就必须用美元。二战后,美元和黄金挂钩,让美国强大30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后,美元和石油挂钩,又让美国强大30年。直到年,金融危机在美国爆发,美国仗着美元霸权,疯狂印钞,转嫁危机给全世界。美国的这一行为,引起世界各国的警惕。

三.美元武器化

欧盟的成立,中国的崛起,让美国的“一家超强”,看起来不再是那么“超强”。在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中,美元的占比在持续下降,欧元,日元,人民币的占比在持续上升。整个世界的格局,都在发生着重大转变。尤其是年,当特朗普开始宣战全世界后,美元成了一种武器。成了一种“制裁”不听话朋友的武器。过去是美元黄金化,美元石油化,现在是美元武器化。

四.石油美元的形成

“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但却是你们的问题”,这句话出自尼克松任总统期间的美国财政部长约翰·康纳利,恰恰反映了美元霸权的真面目。美元是当今世界唯一的硬通货,它可以在世界各国通行无阻。美元的霸权地位,给它的发行者带来了无尽的好处,同时也对其他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美元本位制决定了美元可以兑换任何其他的货币或者是购买几乎所有的商品和服务,世界上的石油、粮食等大宗商品也以美元来计价。本章将集中梳理美元霸权是如何游走于世界上的各个角落,并能长驱直入地帮助美国达到攫取利益和政治统治的目的。

美元和黄金脱钩后,美国终于可以通过超发货币攫取利益,为何要选择新的价值担保物?这是因为一味地超发货币不利于经济的平稳发展,也不利于在世界范围内维护美国政府的信用。为了使得世界各国保持对美元的需求,美元急需寻找新的价值担保物。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带领人类走向“电气时代”,世界的能源结构由煤炭逐渐转向石油。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不仅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各国积极储备的战略资源。储备货币是指许多国家和国际机构大量用于国际储备的货币,同时也是用来确立全球市场上石油、重要原材料、黄金等大宗商品价格的工具。美元就是借由石油之手稳固了其储备货币的地位。

第一次石油危机肇始于年发生的第四次中东战争,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为了打击以色列以及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宣布石油禁运,暂停出口,使得石油价格大幅上涨。当时原油价格曾从年的每桶不到三美元涨到接近12美元。原油价格暴涨对依赖进口石油的国家来说无异于致命打击,能源危机直接引发了财政危机。经过美国和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多年谈判,年石油输出国组织同意石油贸易必须用美元计价结算,美元成为石油贸易中的硬通货,石油危机的得以化解。

“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世界”,这是时任美国总统的基辛格在展望美国发展的长期目标时发表的观点。美元为石油计价将有助于稳固其国际主导货币的地位,黄金美元摇身一变,成为了石油美元。任何试图打破石油美元垄断地位的国家和组织都会受到美国的打击,以年爆发的伊拉克战争为例,虽然美国等国家对伊拉克开战的理由是指向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践踏人权的行径,美国总统布什也声称这是一次向“恐怖主义”的宣战,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伊拉克战争的导火索是年11月,伊拉克宣布将使用欧元作为石油定价货币,对石油进出口进行计价结算。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格林斯潘在其回忆录中也曾表明“尽管在政治上不方便承认这个每个人都知道的事实,但是进攻伊拉克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石油。”同石油类似,美国还掌握了粮食的定价权。从石油到粮食这些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资源,美国都把它们发展为维护美元国际主导货币的工具。事实上,通过对伊拉克发动战争,也导致国际石油价格上涨,进一步巩固了美元的霸主地位。

石油美元也是一种币缘政治,美元霸权既是币缘政治的手段,也是币缘政治的目的。美元霸权的传导像是一场看不见的硝烟,这种控制手段无需对地域空间进行控制,只需维护对全球资源的控制和对竞争对手的威慑,成本低且效率高,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通过所谓“正义的战争”实现。

五.美元霸权的基础

美元霸权主要有两个基础: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

(一)经济基础

首先,美国的经济规模在当今世界仍遥遥领先,为美元的国际使用创造了规模庞大的交易网络。货币所具有的交易媒介的职能决定了市场主体更倾向于使用一种已经被广泛使用的货币,这使得国际货币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即该种货币在市场上使用率越高,发行量越大,其用于跨国交易的成本就越低,使用该种货币的收益也就越高,相应地,该种货币的国际地位也就会进一步提升。而国际货币发行国的国内经济规模和对外经济活动(贸易和金融)规模则是一种货币形成网络外部性的两个根本性经济指标。一种货币在国内的流通规模是决定该国货币国际化程度的基础性因素,其在国内的流通网络越大,其产生潜在的外部性效应的可能也就越大;同时,其对外经济活动规模越大,则越能建立起国际交易网络。

数据显示,无论是以GDP衡量的国内流通规模,还是以对外贸易量(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衡量的对外流通规模,美国目前都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尽管美国的对外贸易量很快会被中国赶上,但中国在经济总量上追平美国仍然需要相当的时日。这与当年美元崛起英镑衰落的国际经济结构有着明显不同,当时美国已经在国内经济总量和对外经济活动规模上超过英国很多年了。可见,依然领先的内外经济活动规模为美元的使用提供了庞大的交易网络,这为美元的霸权地位提供了最为基础性的经济条件。

其次,美国仍然拥有最为发达的金融市场,进而为美元的持有者提供更多的增值机会,进而增强美元的国际吸引力。拥有发达而开放的金融市场的国家能为该国货币的外国持有者提供优质和丰富的金融产品,比如股票和债券等,并且能保证金融资产可随时自由兑换,从而增加市场主体持有该种货币的意愿。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美国的金融市场无论是股票市场规模还是债券市场规模都分别占到世界同类市场较大份额。不仅如此,美国资本市场流动性强且高度开放,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政府和私人的海量投资,也吸收了世界最优秀的企业来美国上市融资。可以说,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仍然是美元地位最重要的经济基础。

再次,美国的货币政策总体仍然相对稳定,进而为美元的使用者提供了价值信心。货币从根本上说是财富价值的代表,一种货币是否受到欢迎,取决于国际行为体是否对该种货币所代表的财富价值即购买力富有信心。通胀水平是衡量货币所代表的购买力的重要指标。较高的通胀水平增加了使用该国货币的成本,进而使市场行为体不愿持有该种货币;反之,该种货币将更具有吸引力。因此,对于市场上的投资者和交易者而言,最安全的货币必然是价格都相对稳定的货币,而货币的突然大幅贬值是对国际货币最大的伤害。而通胀水平是由经济增长速度和货币发行量共同决定的。

(二)政治基础

除了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美元网络的经济基础没有遭到动摇外,美元霸权的长期持续还高度仰仗于美国坚实的政治基础。而且相比于经济基础,支撑美元地位的政治根基更加牢靠,这是因为美国在政治上仍然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相对于其他货币竞争者其在政治上比在经济上更具有优势。

首先,美国的军事霸权为美元提供了安全港湾。国际货币的使用者最需要得到的是安全上的承诺,这种安全既包括信用上的价值安全,也包括物理上的实体安全。美国强大的军事实力确保了美国不会受物理上的安全威胁。在美国建国之后的两百多年里,美国本土仅仅受到三次外来攻击,一次是年英国攻占美国首都华盛顿,另一次是年日本对珍珠港的偷袭,第三次是年恐怖主义对美国的非常规打击。这种太平景象在所有大国中几乎绝无仅有,其他大国经常陷入残酷的战争厮杀,有时连整个国土都化为火海。美国的地缘位置和军事能力相当于提供了一个“保险箱”,确保了美元资产在物理上的安全,而不会遭到外力的洗劫。

不仅如此,美国强大的军事实力还使得它有能力在全球范围内保护以美元为基础的商业网络,以及一些便于美元交易的金融基础设施不被破坏。同时,美国的军事实力还能确保美国可以对其货币对手进行直接的军事强制行为。比如有学者就认为,美国对伊拉克萨达姆政权的军事行动,以及对伊朗和委内瑞拉所保持的长期军事高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源于这些国家在“石油美元”问题上一再挑战美国核心利益。

而英镑的衰落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到两次世界大战的打击,战争不仅大伤英国的元气而且破坏了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交易网络。因此,美国的军事霸权与美国的货币霸权构成了一对相互扶持的孪生子:军事霸权为货币霸权保驾护航,而货币霸权为军事霸权提供财政给养。

其次,美国的联盟体系为美元提供了外交支持。美国在欧洲的以北约为载体的多边联盟体系和在亚太地区的五个双边同盟构成了美国辐射两大主要战略要地的安全联盟网络。但是美国的安全联盟网络不仅具有安全上的意义,还具有经济包括货币上的外溢功能。美国的盟友成为美元在外交上的主要支持者。

不仅如此,美国的联盟体系还确保了美国具有强大的国际政治动员能力来打败任何不利于美元的政治倡议。比如美国在年轻而易举地挫败了日本发起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组织的倡议;美国在年之后的几年里,又成功阻滞了新兴国家联合改革既有国际金融机构和国际货币体系的倡议;年美国则在极力阻挠中国领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的创建,而其紧密的追随者就是其主要的亚太盟友日本。

再次,美国的政治体制为资金流入提供吸引力。美国的民主选举制度和分权制衡机制虽然目前都遭遇了不小的麻烦,福山甚至认为美国出现了制度“衰朽”的趋势,但是总体而言,在过去两百年的历史上,美国的政治体制表现出了相当强的适应能力和纠错能力。美国的民主政治模式和自由人权法治的价值理念仍然对世界拥有着无穷的吸引力,这构成了支撑美元地位的政治“软实力”。相对于世界其他大多数国家,美国能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同时又能同时保持社会的活力,这给美元的持有者和投资者提供了信心,大量的资金流入美国,确保了美国金融中心的地位。

总之,美元霸权已经持续了70余年,并经受了各种危机的考验而始终屹立不倒,这源于美国在经济和政治上为美元的全球使用夯实了双重基础。尽管美元存在诸多不足,但目前美元的全球地位却没有替代者,世界将长期处于美元体系之中。

六.美元霸权的本质

(一)美元霸权是一种“软霸权”

货币战、金融战之所以成为当今世界大国实力竞争的主要手段,一是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社会的反战情绪和人道主义的呼声高涨,二是因为美元霸权能够通过跨国的资本流动迅速传导,这种实现方式更为有效。在《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列举了西方文明控制世界27个战略要点,其中第一条是“控制国际银行系统”,第二条是“控制全球硬通货”,第五条是“掌握国际资本市场”,而相应地“控制高科技军火工业”和“控制航天工业”则分别退居倒数第一位和倒数第三位。

尽管如此,和传统的军事、政治霸权相比,货币霸权更像是一种“软霸权”,国家综合实力决定了货币霸权的控制范围。一国的综合实力较强时,该国货币才能具备成为储备货币的基础。货币霸权的争夺中,存在很多未知数,国际货币体系还是不确定规则,需要多方面的战略相配合,还是要以美国的综合实力作为保证,最后的目的都是政治力量上的较量。

(二)美元霸权是一种以武力为后盾的“硬霸权”

当今世界经济安全成为一国战略中的重中之重,虽然和经济主权相比,军事和政治等传统霸权形式在国际关系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是世界仍然笼罩在武力的恐怖平衡中。从冷战时期美苏对峙的核恐怖平衡,到美国为维护石油利益发动伊拉克战争,以武力为代表的非理性因素随时可以挑战既有的国际货币秩序,甚至可以达到重组国际社会秩序的目的。这种为了摧毁对方不计成本、不惜自我毁灭的行为,仍然是一招行之有效的杀手锏。

在国际关系的斗争中,从冷兵器时代的拳头较量,再到今天以核武器为核心的恐怖威慑,暴力也因为科技水平的进步得到延伸。这种恐怖威慑使得国际社会面对美国多次单方面修改国际货币秩序,不管是石油危机还是“广场协议”,美元霸权的实施对象只能选择逆来顺受地被动接受,同时自我消化被转嫁的危机。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美元霸权和美国霸权相互依赖,美国在实现政治权力的同时也加固了美元的实力,美元霸权加强了美国的政治权力。美元霸权是现行国际货币秩序的主要特征,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大的变革。美元霸权也并非只是一个经济上的问题,它是美国政治、军事利益、科技水平的综合体现,和美国整个国家的利益密切联系着。正如美国前国务卿布热津斯基在一次演讲中讲道:“美元的命运就是美国的命运”,今天看来,美元的命运当然也是世界的命运。

如今,各方都在寻求构建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在当今的实力对比中,美国已经不能构成单方超级霸权,欧元崛起对美元霸权构成挑战,加之解决国际事务的趋势是以多边主义主导共商大计。当今世界中,各方需要的是和平共处,也需要关键时刻摊牌的底气和获得人民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认清霸权主义的真面目,消解货币霸权存在的基础,才能构建公平的国际货币体系。

对中国而言,对于美国等国家因为本国持续经常项目大规模逆差问题而屡次提出的人民币升值要求,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作是经济问题,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不过是历史上美元霸权行为的卷土再来,是意图将“广场协议”的故伎重演。

人民币短时间小幅度升值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美国经常项目大规模逆差的问题,而人民币持续大规模的升值则正中了美国的圈套,因为人民币升值导致中国制造的产品失去国际竞争力,此类消极影响将会从根本上危及了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在动荡的国际货币秩序中,我国的应该在积极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力主重构国际货币金融秩序,人民币也要主动实现向世界的延伸,为中国在国际社会掌握话语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美元霸权是不可挑战的吗?它对人民币和房地产有何影响(详见下回分解)

(全文完)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石油美元看人民币与房地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