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2月7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
应沙特阿拉伯王国国王萨勒曼邀请,习近平主席于12月7日至10日出席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并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
中阿关系发展史迎来里程碑
这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习近平主席首次访问中东地区国家。外交部发言人当天介绍,此访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面向阿拉伯世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外交行动,将成为中阿关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
沙特通讯社报道称,包括至少14位阿拉伯国家元首在内的30多位国家元首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将出席这两个峰会。
对此,中东问题专家、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李绍先指出,从规模和规格来看,此次出访在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历史上尚属首次,彰显出双方将战略伙伴关系提升到一个新高度的强烈信号。
中阿友谊源远流长,可追溯到多年前的古丝绸之路。“真正意义上的中阿全面合作关系,是年举办中阿合作论坛建立起来的”。作为关系高水平运作的体现,中阿合作论坛一直机制化运行至今。
自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近10年间,已有20个阿拉伯国家及阿盟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阿双方在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实施多个大型合作项目。
年,习近平主席首次访问沙特阿拉伯,双方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目前,阿拉伯地区拥有中国高度密集的“战略伙伴关系集群”,在双边层面建立12对战略性质的伙伴关系。
在李绍先看来,随着中阿关系发展不断深入,由沙特提议召开并得到中国积极响应的首届中阿峰会,可以说是“中阿各个领域合作进一步深化,水到渠成的事件”,将为中阿关系注入新动力,使得中阿合作“换挡提速”。
中阿合作“换挡提质”,不止于石油
中国元首外交步入“中东时刻”,卡塔尔世界杯正如火如荼进行中。
在阿拉伯国家举办的世界性盛会中,中国元素仍随处可见。从“大金碗”体育场建设到用车用电保障,从周边商品、赞助商到“最萌使者”大熊猫……都成为中阿合作的生动注脚。
李绍先指出,近年来以沙特为代表的一些阿拉伯国家展现出“向东看、向东行”的政策导向,而这些国家纷纷推出“年愿景”,努力从传统能源依赖型国家转向经济多元化发展的现代国家,这些都为给中沙合作、中阿合作带来更多契机。
目前,中国已成为阿拉伯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年,双边贸易额达到多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3以上;今年前三季度,中阿贸易额达.95亿美元,同比增长35.28%,接近去年全年水平,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
“中国与沙特以及其他海湾国家的关系,早已经超越了石油领域”,李绍先指出,年习近平主席访问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时,双方商定中阿合作的“1+2+3”框架,即能源为核心,基础设施和贸易投资是两翼,将核能、空间卫星和新能源等领域的技术作为三个突破口。
在他看来,首届中阿峰会是迄今为止中阿关系史上最为重要的对话,将为至少未来5至10年的中阿合作指明方向,“用阿拉伯朋友说的话,中阿关系将进入黄金10年”。
据沙特媒体报道,习近平访问期间,中国和沙特将签署二十多项、总价值超亿沙特里亚尔(约合亿美元)的初步合作协议,以及一项战略伙伴关系协议。分析人士认为,这些合作项目将允许中国企业更深入地参与沙特超现代城市NEOM项目等,助力沙特经济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不久阿联酋与中国签订了亿美元的太空合作协议,卡塔尔与中国与签订了长达27年价值高达亿的天然气合作协议,创下液化天然气交易史上的时长之最。
“中美中东角力”论可以休矣
当前国际环境变乱交织,尤其是全球能源安全问题突出的大背景下,中阿间的互动备受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