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24日,据央视财经报道,国家发改委再提“限高令”:不得新建米以上的建筑。而且在方案中对新建米以上的建筑,也提出要进行严格限制。
这就相当于米是死线,米以上要通过专题论证进行建筑方案审查,并报备住房城乡建设部。那么,目前全球及我国的高楼现状怎么样?我们为什么要一再提出“限高令”呢?超高建筑都有哪些弊端呢?
一、现状:迪拜占据世界第一高楼,但中国已是全球摩天大楼最多国家之一
虽然目前世界第一高楼为迪拜所有,米的哈利法塔直冲云霄。但高达米的上海中心大厦,位居世界第二,也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高楼。
年的时候做过统计,咱们国家米以上的建筑有座,米以上的有座,米以上的有95座,米以上的全球有10座,
目前全球超米以上的高楼已达到10座,咱们国家就有6座。其中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沙特阿拉伯、美国、韩国这四个国家各占一座。
而国内则是由上海、深圳、广州、天津、北京、台湾六家各占一座。这其中上海中心大厦成为全国第一高建筑,其次是深圳的平安金融中心,高度达到.1米。
接下来,大家再来看一下全球Top高楼所在的国家,国内同样是高楼大户,整整占了45座吧。所以说,咱们其实不缺高楼,反而是有点多了。
可以说,一味追求“高”从而忽略了维护成本,不管是夏天制冷还是用电,包括日常维护等,都是一笔巨大支出,这相当耗费资源。再者有些地方很明显自个经济收入没达到一定标准也想着建一座高楼,万一入驻率不高,收不回来资金导致入不敷出,最后也只能是占了资源用不了,纯属浪费了。
至于高楼作为城市风貌,可能全球各地都会有人觉得这是一种新的城市身份名牌。但我觉得,城市风貌应当是由当地人文风貌、历史文化以及常规建筑还有大众所组成的,而不是一味朝着CBD去发展。
记得小时候很穷,羡慕大城市的高楼,长大后我发现大城市高楼并不是很美,城市里的空气也不是很好,就不喜欢高楼了。喜欢盖超高建筑的设计师思想显然是停在相对穷的那个阶段。
二、分析:我国为何要一再提出“限高令”?
限高令!这事儿不早就说了吗?我听这个消息应该是在北京中国尊建成之后,大概年前后吧,当时说是北京不能再起米以上的高楼,我们当时还开玩笑说这是不能让其他楼超过中国尊,这是脸面啊!
其实在这之前,年国务院就发文要强化公共建筑和超限高层建筑设计管理,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文要严格控制超高层建筑建设,年住建部和发改委联合发文,一般不得新建米以上建筑。
年发改委就明确要求,不得新建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严格限制新建米以上建筑。如今再提限高令,也可以看出,口子是越收越紧,之所以反复提,就是因为国内某些地方还是有一股浓郁的想要修的高高的冲动。
我们来看看,当前中国的前十高楼如下:
第一名上海中心大厦,米,层,世界第二;
第二名深圳平安国际金融中心,米,层;
第三名高银大厦,米,层,在天津;
第四名周大福中心,米,层;
第五名周大福金融中心,米,97层;
第六名中国尊大厦,米,层;
第七名台北大厦,米,层;
第八名环球金融中心吗,米,层;
第九名环球贸易广场,米,层;
第十名绿地中心,米,层。
我也是查资料才知道周大福爱建高楼,而且还在建。据说是周大福已故大老板怕自己死后儿子把家败光了,多建几栋高楼让儿女们“吃瓦片儿”也能衣食无忧。
不过,对于限高令,现阶段经济上的风险也是主要的考量。要知道米以上超高层,基本是百亿级别项目。虽然相比某些地产万亿级债务只能算毛毛雨,可一旦出现烂尾终究是个麻烦。
从前,我国贫弱,城市不够绚烂、靓丽时,我们需要各种“地标”、“奇观”来彰显实力,展示自我。现在,当我们已经具有多方位的实力可以展示时,还需要再用这种建造“奇观”的方式来宣传自己么?
三、本质:超高建筑的高楼都有哪些弊端呢?
说实话,超高层建筑的坏处相对要命一些:最重要的就是安全问题。无论是面对强风、强震等自然灾害,还是人为或疏忽引起的火灾,救援的难度会呈指数级增加。
同时,由于超高层建筑突出的影响力,它往往容易成为恐怖分子的首选目标。美国的惨剧距今也才二十年的时间,记忆还是在的,怎么也该吸取一点教训不是?
目前全球米以上的高楼一共就10座,这种楼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使用功能。结构构件,垂直交通,消防等必须要的功能占用平面上大量空间,也就是说这种高楼平面的实际使用率非常低。
超高建筑因为要满足结构以及建筑的要求,通常面积利用率很低。我就说不论是核心筒内占的电梯间,还有设备井管通道,都需要占大量的空间。电梯也一样,这就造成了中间核心筒巨大,而四周的空间缺相对较少。
核心筒的墙有比那种剪力墙住宅也厚不少,通常住宅的剪力墙足够,下部几层可能厚一点一般也就满足,但是多米高的超高层没设计接触过但是首层核心筒墙厚应该在0-1左右,也是占用了相当大的面积。
而且超高层的风荷载控制效应比较高,就必须加强抗侧力体系,各种系统什么的,进一步造成核心筒,以及主要边柱的截面加大。
再来谈谈克服自重的问题,即无论建筑的设计如何,下层都必需能够支撑上层的重量,这就得花很多钱。迪拜的哈利法塔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混凝土建筑,每平方米压力约为吨(按自重计算),吨相当于1头非洲象,否则最终会像比萨斜塔一样倾斜。
虽然不准确,但是通俗来讲,就是公摊面积太大。当然,修这种项目的甲方,通常也不会太在意经济性,就如前面所说的,这种建筑是为了象征某种特殊的需求。政绩?财力?炫技?或者都有。
总之,对城市里面超高建筑的限制,是个比较抢眼的话题,而对整体建筑的限高,其实是更有深远影响的要求。对于经济来说,理性合理的投资测算,才是健康长久之策。
最后的话:国家城市规划已逐渐趋于合理化、理性化。地面上“奇观”不再重要,我们灿烂征途是广阔的星辰大海!
唯一值得注意的就是问题中的“再提”,以及年年中的这个时间节点。其实就是继续打预防针,免得还有些人心存幻想,想要通过搞个大型面子工程捞最后一点油水。
超高层这些通常造价却很高,所以就单纯考虑经济利益的情况,远不及那些20层左右的办公楼。所以真的就是脸面问题,中国目前超高层在国际上已经非常领先,不需要再建来打肿脸充胖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