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沙漠里种水稻中国科学家这样做到quo
TUhjnbcbe - 2024/9/8 10:20:00
北京治白癜风好 http://www.kstejiao.com/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好 https://m.39.net/baidianfeng/index.html

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迪拜试验基地收获的海水稻稻谷。
  本报记者景玥摄

年6月底,工人正在收割海水稻。
  资料图片

年2月,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工作人员正在迪拜的水稻试验田里插秧。
  资料图片

年5月,各国测产专家正对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迪拜试验基地的海水稻进行测产。
  资料图片

迪拜沙漠中的海水稻。
  资料图片

在热带沙漠里种水稻?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国农业科学家们硬是完成了,其中一种水稻的单产还超过公斤/亩。这是全球首次在热带沙漠试验种植水稻取得成功。变不可能为可能,中国科学家是如何做到的?本报记者日前探访了位于迪拜沙漠深处的试验基地

沙漠里种水稻——

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国科学家硬是完成了

在迪拜沙漠里种水稻缘于一份跨国邀请。得知袁隆平领导的海水稻团队在中国测产成功后,阿联酋副总统兼总理穆罕默德迅速派员与海水稻团队取得联系,并于年11月邀请海水稻团队赴当地沙漠开展水稻试验种植。

“刚接到邀请时还不大相信,后来经过多方查证,才证实此事。”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副主任张国栋坦言,“起初我们也有些担忧,毕竟当地的土地状况与中国不同,我们对试验种植心里没底。但一想到即使失败,也是人类水稻栽培史上的一次重要尝试,我们最终还是接受了邀请。”

盛夏的迪拜沙漠酷热难耐,气温高达近50摄氏度。车窗外满目都是白茫茫的盐碱地和连绵不断的沙丘,偶尔见到几株沙漠植物孤傲地屹立在漫漫黄沙之上。驱车一个多小时后,记者来到位于迪拜东南方沙漠中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迪拜试验基地。阳光明晃晃的,热浪扑面而来,鸡蛋放在地上不到3分钟就熟了。

这里存在诸多不利水稻生长的因素,包括极端昼夜温差、地下高盐度水位、低湿度、缺乏淡水、沙尘暴、缺乏土壤团粒结构、缺乏种植资源等。比如6、7月时,迪拜的地表温度可达54摄氏度以上,昼夜温差最大可达30摄氏度以上,沙漠地下7—8米即为盐度高达1.6%的咸水,土地表层为细沙,地下50—80厘米就是风化岩石结构。

“每次做田间调查,身上汗水像下雨一样往下淌。双脚被厚实的胶鞋焐出了疮,裤子经不住每天洗三次的折腾,坏了好几条。调查本就像被水浸泡过一样。”项目生产队长张树臣掏出自己的调查本,上面几乎每一页纸都凹凸不平,字迹已经被汗水浸得一片模糊。

看到张树臣手臂上被牛虻咬出的累累伤痕,记者忍不住问:来迪拜这么久了,时光难熬吗?张树臣毫不犹豫地摇摇头,他说:“我只是一心想把工作干好,趁着现在还有精力,给后人提供点基础数据。特别是在其他国家尝试失败之后,我们中国人干成了,就很骄傲。”

搞农业研究30个年头了,张树臣还坚持在田间地头,他说这是受了袁隆平的感召,“袁老年近九十,却仍然坚持在田间操作,让人非常敬佩”。袁隆平曾说过:“书本知识和电脑技术也都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种不出水稻,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所以,肯定要到田里去。”

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形象化称呼,并非直接种植在海水中。“在淡水资源匮乏的大背景下,海水稻种植技术的推广或可解燃眉之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专家一致认为,海水稻种植不仅节省了宝贵的淡水资源,更因其不弱于甚至超过淡水稻的亩产水平,有助于中东北非农业技术水平实现整体提升。

据了解,迪拜也请过其他国家的专家来种水稻,但都失败了。中国专家迎难而上,通过不懈努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终获成功。“海水稻的成功试种对滨海沙漠地区是一大福音。”阿布扎比酋长国西部发展委员会委员穆罕默德·萨利赫·穆罕默里对本报记者表示,对于同为滨海沙漠地形的阿布扎比西部来说,海水稻的成功试种经验尤其值得学习。它证明,在沙漠中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产业链并非不可能。

得知海水稻成功试种的消息,阿联酋网友纷纷在社交网络上转帖,点赞中国为世界粮食安全所作的贡献。网友沙赫德评论说,对于所有沙漠化国家,尤其是中东和非洲地区而言,这是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网民艾伦评论称,这是一项关乎全人类生存问题的巨大贡献,将对世界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网友阿布夏克认为,这将大幅提升阿联酋的粮食自给能力,期待品尝到海水稻大米。

雄心勃勃的目标——

稻田有望覆盖迪拜至少10%土地

在试种水稻的过程中,恶劣的自然条件给项目组带来了严峻考验。“比如,因被高温灼伤,水稻一出穗就出白色小穗,如果不及时降温,就会前功尽弃。国内一整套成熟的水稻种植技术在这里很多都不管用了,得根据当地实际重新摸索新的方法。”张树臣说。

大自然也没少给中国团队出难题。沙尘暴、干热风、缺水等困难接踵而至,对水稻生长来说,这些都是致命性打击。“有时也会着急上火,心情烦躁,但我们最终还是会走到田间地头,想办法解决难题。”张树臣说。

项目团队废寝忘食,除了选育出适应当地条件的水稻耐盐碱品种以外,还独创了一种沙漠盐碱地改良技术——“四维改良法”。据介绍,“四维改良法”是由要素物联网系统、土壤定向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抗逆性作物四大要素系统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法。只要符合一定条件,盐碱地可以在两到三年内被改造成良田。

今年5月至7月,包括海水稻在内的80多个试种水稻品种分批成熟。5月26日,由国际水稻研究所及印度、埃及、阿联酋和中国的五名专家组成的国际联合测产专家组,对首批成熟的品种进行了测产。五个品种测产产量分别为:7.吨/公顷、7.吨/公顷、7.吨/公顷、5.吨/公顷和4.吨/公顷,这些品种都超出了水稻4.吨/公顷的世界平均水平。在随后一段时间里,海水稻团队又分别对逐渐成熟的品种进行测产,又获得超过全世界平均水平的4个品种。这标志着此次海水稻试验种植取得阶段性成功。

世界银行去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全球15个最缺水国家中,有12个位于中东和北非地区,包括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沙特阿拉伯、也门等。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东人口平均增长率不断上升,该地区的人均水量份额从年的立方米减少至年的.5立方米,远低于联合国设定的世界人口平均水量配额立方米。

阿联酋气候变化与环境部部长泽尤迪表示,与中国在农业领域加强合作,有利于阿联酋方面引进创新技术手段,应对食品安全这一共同挑战。未来,阿方将在水耕栽培、有机农业、废水灌溉、病虫害防治、盐碱地农业开发等领域与中国加强交流力度。

穆罕默德在与中国团队合作制订的长期规划里表示,未来,“海水稻”人造绿洲将覆盖迪拜10%以上土地面积,约合60万亩。据权威专家测算,这相当于可以解决万人的吃饭问题。

建设“人造绿洲”——

提高当地粮食自给能力

中国农业科学家成功在阿联酋沙漠中种植出水稻,引起各方高度

1
查看完整版本: 沙漠里种水稻中国科学家这样做到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