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威逼利诱,印度相当清醒
作为亚洲地区的大国,印度一直以来都是西方主要拉拢的对象。西方国家为了让本来中立的印度加入西方阵营,不惜用各种手段。但是现在看来,西方的威逼利诱伎俩,对于印度来说都是无效的,印度慢慢倾向于“亲俄友华”的战略定位。
当地时间5日,德国外交部长贝尔伯克抵达印度,对印度进行为期两周的访问,并会见了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在双方会晤的过程中,苏杰生表示,印度将中国视为全球关系中的战略合作伙伴,并希望进一步扩大双方的合作。同时,苏杰生还宣布了印度将会优先考虑自身的能源需求,并继续向俄罗斯购买石油。印德双方外长在会晤时,就此事也进行了讨论。而贝尔伯克会见苏杰生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够拉拢印度加入西方的对俄石油限购计划。但根据目前的情况看来,贝尔伯克是吃了一个闭门羹,西方国家企图拉拢印度的计划也宣告破产。
一直以来,西方国家就想方设法拉拢印度作为盟友,希望通过印度,在亚洲地区的事务上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前段时间,印度总理莫迪在与俄总统普京会面时,说了一句“如今的时代不是战争时代”,就被西方媒体大肆炒作,更是有媒体称莫迪“不是私底下要求普京停战,而是当面羞辱普京”。法国总统马克龙公开为莫迪这样的言论“点赞”,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更是称莫迪总理的这句话“代表他认为的正确和公正的原则性声明”,美欧国家对此“非常欢迎”。一夜之间,莫迪就被西方国家的这帮政客们硬生生地给捧上了“神坛”。
事实上,早在今年4月,俄乌冲突开始不久,欧盟委员会领导人就对印度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访问,要求印度在俄乌问题上“选边站”。为了拉拢印度,欧盟甚至开出了极具诱惑性的条件:欧盟将与印度成立一个贸易和技术委员会,以加强欧盟国家和印度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变相向印度提供大量敏感的军民两用技术。这让印欧之间的合作甚至有可能达到美欧之间合作那样的高水平,这些都是印度提供技术合作的一个窗口。冯德莱恩甚至称将会和印度进行军事领域开展更广泛的合作,包括向印度出口更加先进的武器装备,向印度提供军技和军工支持,为印度培养军工人才等等。可以说,西方国家明里暗里花了很大的心思来拉拢印度,但是现在看来,印度似乎并不吃这一套,依然按照自己的想法和立场来处理和西方阵营的外交关系。
印度想做大国,就必须独立自主
印度之所以能够这样做,可以说是情有可原。印度一直以来都自诩为发展中的大国,而一个大国的定位,就要求印度坚持谋求自身独立,不受他人操控。印度深知,一旦加入了美西方国家的阵营,就会让印度失去独立自主的地位,成为被西方国家玩弄在股掌中的“棋子”和随便操控的“机器”,如此一来,印度的“大国梦”就势必会搁浅。除此之外,印度选择和俄罗斯站在一边,是因为印度在“亲俄”的过程中谋求到了切实的利益,这相对于西方国家口头上承诺的好处,来得更为实在和真实。俄乌冲突后,印度以极低的价格,从俄罗斯大量进口石油。据印度媒体报道,来自俄罗斯的原油现阶段约占印度全部进口原油的22%,而此前俄原油占比仅为1%。今年10月,俄罗斯成为了印度最大的石油供应国。印俄双方在能源领域的合作,让印度尝到了甜头,所以印度开始偏向于“亲俄”的立场。
而对于中国,印度也把握住了尺度,虽然不至于彻底倒向中国,但是保持良好关系管控分歧已经是中印的共识。
而美国等西方国家之所以一直拉拢印度,本质上是对亚洲地区的觊觎。众所周知,亚洲地区有着丰富的各种资源,能够为西方国家创造大量的财富。首先,亚洲地区人口众多,拥有中国和印度两个人口大国,两国人口总数占世界人口近40%。这使得亚洲地区有大量的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能够发展规模化的制造业。同时接近30亿的人口规模,能够为全球经济发展带来极为广阔的市场,消费潜力旺盛。其次,亚洲国家的自然资源储藏十分丰富,亚洲地质构造复杂,矿藏资源十分丰富。亚洲主要矿藏有:石油、煤、铁、锰、金、银等自然资源。其中的石油、煤、铁、锡等储量均居全球各洲首位。尤其是波斯湾地区,在世界石油总储量中的比重占60%左右,沙特阿拉伯、苏联、伊朗、科威特、伊拉克等石油大国,其中四个在亚洲的波斯湾地区,特别是沙特阿拉伯一个国家就约独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1/4。美西方国家想要通过控制亚洲,进而掌控这些资源,来达到控制亚洲的目的,实现自身在全球的霸权。对于西方国家来说,要想实现对于世界资源和产业的控制,亚洲是其全球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马克龙给普京找台阶下
既然无法拉拢印度入伙,欧洲自身又面临通胀压力,西方国家似乎已经不想再继续拖下去了。法国总统马克龙日前称,“应当考虑俄罗斯对安全保障的需求”。很显然,这是欧美国家想给俄罗斯一个台阶下。
欧美国家希望通过对俄罗斯进行安全保障,让普京归还乌东四州。对于欧洲来说,随着冬季来临,对于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如果俄乌冲突再进行下去,欧洲很有可能会因为资源的短缺而陷入更深的危机。
但是,欧美国家的幻想很美好,现实却非常不乐观,重新坐下来谈判的目标并不会那么容易实现。印度宣布“亲俄”,无疑是给俄罗斯吃了一个定心丸,再加上中俄这些年本来就保持着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让俄罗斯现在有中国和印度两个大国的支持,便更有了和欧美国家进行战略相持抗争到底的底气。另一方面,即将到来的“欧洲最冷寒冬”,可能也会是普京在谈判桌上和欧美国家周旋的重要筹码。西方阵营的主要国家如果认识不到自身正在面临严重危机的形势和情况,试图通过外交渠道解决俄乌冲突的努力势必会走向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