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西方人眼里,似乎全球所有人都要按照他们的那套规则行事,比如在国际场合必须使用英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有一场记者会因为相关原因被意外打断。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回答问题时,美联社记者竟然直接打断,要求解振华用英语回答问题。听到这个要求之后,解振华回了8个字,幽默且霸气,让提问的记者直接垂下了头。
根据新华社报道,前不久格拉斯哥气候变化峰会举行期间,解振华出席了国际媒体记者会。期间,有一位美联社的记者直接打断解振华,并问道:“你能不能直接用英文回答问题?”听到这个问题之后,现场的记者都愣住了。解振华则是哈哈一笑,并且回答道:“不如你用中文提问。”解振华的这个回答十分幽默,引得现场人员纷纷爆笑,美联社的记者则垂下了头。
当然,解振华的这个回答,还透露着自信与霸气。在西方的话语体系里,在国际场合说英语似乎是惯例。因此,这位美联社记者才带着傲慢,直接打断了记者会,让解振华说英语。但是全世界使用汉语的人也不少,仅中国就有十多亿,而且全世界还有很多华人华侨。而且解振华回答的是与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问题,用中文回答再正常不过了。
要求解振华说英语,反倒是自讨没趣的美联社记者,不依不饶,很快就问了一个十分荒唐的问题,称尽管拜登已经承认美国是历史上最大的排放国,但是中国总是反过来指责美国,而中国目前才是排放最大的国家,让解振华评论这个说法。对于这种无稽之谈,解振华当场进行了反击,称《巴黎协定》已经说得非常清楚,发达国家需要负主要责任。
解振华指出,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无序排放,是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正因为如此,《巴黎协定》明确要求发达国家带头减排,而且应该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助。解振华还表示,中国既要低峰值、又要缩短时间,这就是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做的努力。此外,在碳达峰的时候,中国的人均排放量比发达国家要低得多。
解振华说了这么多,现场的美国记者还不肯罢休,继续睁着眼睛说瞎话。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问了一个与事实完全不符的问题,称中国反对在本世纪内将全球温度升幅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的目标,并且问中国将会为应对全球变暖做什么。对于这种充满偏见且无知的问题,解振华还是很耐心地进行了回答,并且详细解释了1.5度目标的真实含义。
美联社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歪曲事实的提问,是西方国家真实嘴脸的集中体现。今年9月份,在联合国大会上,中方宣布不再建境外煤电项目,以应对气候变化。然而,在G20罗马峰会结束之际,美国总统拜登竟然指责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不努力,称中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等国没有做什么。事实上,说多做少的正是美国自己。
不过,无论西方媒体和政客如何污蔑和诋毁中国,都改变不了事实。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上,中国已经做得足够多,反倒是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在内的发达国家总是躲避自己的责任。当然,即便是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没有履行自己的责任,中国依旧会兑现承诺,这就是大国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