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作为促进社会进步的强力助推剂、高校实力的有力证明和个人能力的评判标准,其的严肃性与真实性理应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近年来,论文抄袭等学术造假行为时有发生,这不仅使个人遭受失职或取消学位等严厉的处罚,更对学校乃至中国学术界的声誉产生了非常不良的影响。摈弃学术不端、净化科研环境已然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深刻认识到学术不端的严重后果,明白诚信科研的重要性,自觉规范自身学术科研行为,做诚信科研的弘扬者与践行者。
一.近年高校学术不端案例与相应处罚
1、德国法兰克福大学人类学家、著名考古学教授雷诺·普罗茨是世界考古界的泰斗,他曾向全世界宣布,在德国汉堡附近泥炭沼泽中发现的一块古代欧洲穴居人头盖骨碎片具有长达3.6万年以上历史,全球考古学界为之震动,认为这一发现将填补欧洲穴居人和现代人之间重要的缺失环节。但是科学同行将那块曾被认为是“最古老的德国人”的头盖骨送往英国牛津大学进行检测后发现,它仅有年历史,而那时欧洲穴居人早已灭绝。
2、经过-三年的努力,6名岁数加在一起超过岁的老教授,合力揭露了本校李连生教授的学术造假行为。也正是当年,科技部在网站上声明因严重抄袭和经济效益数据不实,撤销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李连生“涡旋压缩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项目所获的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收回奖励证书,追回奖金。这是我国首次因为学术造假撤销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3、年2月,演员翟天临学术不端引起全社会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