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东涌
朝颜
一
我欲说出东涌的前生。魏晋,南北朝。茫茫大海。
水域宽广,水域蕴藏着最初的生,最初的命。水域与大地不停歇地碰撞出宫商角徵羽,乐音悠远。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斗转星移,一念成沧海,一念化桑田。
我欲找到东涌的第一抷土。质硬,含砂,带金属的光泽,有水洗的洁净。
仿佛夜遇见了第一束光源,仿佛精卫抛下了第一枚石子。鸟啼喊醒春光,风声翻阅时间的简史。
我欲寻觅东涌的第一行背影。北宋、南宋,中原、海湾。灵山、鱼窝头、东涌、潭洲。向南,向南。征战与动荡,迁徙和生发。
活着的事物,无不向往光,向往空气,向往人间的繁花似锦。
人工堤围上,有时间堆积的厚度。每一次潮起潮落,都携带月光的拓片;每一次地理聚合,都延伸着祖国的疆域。
一盏灯亮在东方,从无到有,源远流长,翻开丰饶的诗章。
二
三百年。东涌镇、鱼窝头镇、灵山镇西樵村。是天地造化,酿人杰地灵。
水,涌动风情。滩涂有了形状,河汊有了波光,田地有了颜色。四季的风吹送过来,芬芳的日常浮上水面。
渔樵、农耕、商贾,人类走出大地的门坎,开始建筑他们的一生。
我看见蕉林和蔗田,被东涌的清水浇灌,滋生根系之广大,茎叶之碧绿,果实之饱满。一种诗意覆盖四野,乡愁,有宁静的甜。
我摸到舟楫和渔网,被东涌的海浪鼓荡,催动渔歌之悦耳,闹市之繁华,餐桌之肥美。一种生活被大海包容,水乡人的命运,有无垠的辽阔。
我听见大炮楼遗存的故事,丈量着人心,也坚固着东涌人的骨血和精神。钱、权、势,活着,捍卫。那么多的较量和恨意,躲进一个细细的枪眼。
直到,爱开出枝叶,人类习惯耐心守候一朵花的吐蕊。东涌大炮楼,成为东涌民族风情展览馆的一部分,纪念,并警醒。
坦诚,分担,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风雨中,有智慧引路。我们,摊开共有的生存勇气、发展担当。
祖先交付了关于时间的秘密,一代一代的东涌人,用赤诚点燃它。
三
我将见证东涌的今世。流水呼唤春色,大地根深叶茂,天空辽阔深广。
小巷,长亭,柳絮,榕阴。经流水冲积过的沙洲,田畴肥沃,高低错落。祖国,东涌。一只大手握住时代的命脉,许多微小的事物发出低低的呓语。多少幸福在胸口萌发,隽永,安详。
在珠江三角洲的中心,我想说出木瓜的清芳,说出盛唐罗氏虾的鲜美,说出双钱冰片糖的甘醇。我的话语始终含在口中,余音,由众口说出。
我要去三圣公庙,聆听神的意旨。关羽、关平、周仓,英雄已化身为佛,寄托自由,寄托心中的信仰。我仍旧相信,万物有灵,和雨露、阳光、白昼、黑夜,共同构成人间的丰满。
我想托鸿雁向世界捎去东涌的消息,重镇、宜居小镇……一笔一笔,写出姓氏的厚重,写出祖辈的荣光。
名片,越来越鲜亮。无数的面孔,越来越向阳。在东涌,心怀热爱者,终被阳光照耀;灵*纯净者,皆由水色濯洗。
每一种人世,都值得以梦为马,手握光明。
朝颜,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29届高研班学员,参加第16届全国散文诗笔会、第2届全国新青年诗会、第3届全国青年散文诗人笔会。在《人民文学》《青年文学》《诗刊》《星星》《草堂》《诗潮》《诗选刊》《扬子江》等刊发表作品百万余字,入选《中国诗歌排行榜》等选本。获骏马奖、《民族文学》年度奖、叶红女性诗歌奖首奖、三毛散文奖等奖项。出版作品集《天空下的麦菜岭》《陪审员手记》。
订阅:可点击本文标题下方的“世界华文散文诗年选”链接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