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1/7/2 22:07:00
2D/3D钙钛矿制备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已显示出极好的环境稳定性。然而,绝缘的有机阳离子间隔物会影响垂直取向的晶粒的形成,从而阻碍载流子的传输。迄今为止,阳离子间隔基的选择受到限制,因为应严格遵守晶体生长动力学。基于此,年5月10日北京大学周欢萍团队于ACSNano刊发挥发性分子促进2D/3D钙钛矿取向制备高效太阳能电池的研究成果。采用一种挥发性分子辅助的方法来制造高度取向的2D/3D钙钛矿薄膜,其中大分子(C(CH3)3NH3,TBA)被用作阳离子间隔物。研究发现,成分挥发性盐普遍地促进具有各种成分钙钛矿多晶膜的取向。基于n=10的2D/3D钙钛矿获得了17.38%的效率,基于n=20的2D/3D钙钛矿获得了19.3%的认证效率。这是到目前为止基于2D/3D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最高效率之一。这些发现大大拓宽了大体积阳离子的选择范围,并促进了对更多功能有机阳离子的进一步探索。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