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
《广东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发布,
广东全省及21个城市
主要人口状况得以呈现,
东莞成为广东第三个人口超千万的城市。
第三个超大城市为何是东莞、哪个城市后劲最值得期待、人口流动呈现出什么特点……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广东经济社会、城市发展的秘密,其实都藏在6个数据里,请看一一分析。
万的常住人口数,让东莞成为广东第三个千万级人口大市。
判断一个城市在全国城市体系中排在什么位置,人口是一项绝对不可忽视的指标。比如,在地铁建设等方面,人口数就是一个“硬杠杠”。城区常住人口低于万?地铁基本免谈。更不用说对产业、对消费的直接作用。
按照《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城区常住人口万以上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此次公报发布前,国内公认的超大城市有6个: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重庆,无一不是举足轻重。
这次,东莞拿到了进入“超大城市”俱乐部的入场券,在人口这一指标上跻身全国城市前列。
在年就人口超千万的广州和深圳,则向着万人口迈进。
广州常住人口万人,保持全省第一,超过天津(万人),接近北京(万人),跟上海(万人)尚有差距。
深圳人口数量正在快步追上,与广州常住人口数量的差距从年的接近万,缩小到年的万。
除东莞外,还有一个城市对第四座千万人口城市跃跃欲试,那就是佛山。
年,该市常住人口达万人,按照该市过去10年每年增加22万人计算,3年左右就有希望实现这个小目标。
东莞与佛山的比照也很有意思:年佛山GDP率先突破万亿元,东莞则距离这一目标还差最后一步,但要论人口吸引力,东莞却是更胜一筹。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所长左晓斯认为,从全球来看,较大发达经济体的城镇化水平一般处于75%-85%,他们之间的差异主要与不同的地理空间和经济结构有关。就广东全省而言,可能会稳定在80%-85%。
万,你能猜出这是什么人口数据吗?
这是深圳从年到年的人口增加量。
10年间,深圳新增人口相当于全省同期增量万的三分之一,比同期江苏全省人口增量(万)还多百万,常住人口增长率高达68.47%,同样全省第一。
万是个怎样的规模?相当于一个中等欧洲国家总人口规模,如保加利亚、芬兰。
可见,深圳,这座改革开放之城、创新创造之城、先行示范区,对人口、人才的吸引力可谓无与伦比。
类似的一幕还在广东更多城市上演。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广州也不遑多让,10年间人口增加万人,广东还有4个城市人口增量在百万量级:佛山、东莞、惠州、中山分别增加万人、万人、万人、万人。
这些城市10年里新增人口数相当于一个百万人口大城市,这就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强大吸引力。
在广深的虹吸下,珠三角其他城市的魅力也在凸显:惠州的常住人口数超过万,江门以万人口迈向特大城市,中山实现万到万人口的跨越。
以湛江为龙头的粤西人口集聚效果明显,湛江常住人口接近万,茂名紧随其后,超过万。此外,清远离万人口还差临门一脚。
特别要提到的还有珠海,虽然10年新增人口数88万人,和广深等市有差距,但原有人口规模较小,故人口增长率高达56.36%,仅次于深圳,位居全省第二。
从常住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看,深圳、广州、珠海位列前三,且优势明显,每10万人口中拥有的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分别为人、人和人。
广深是两大核心城市,对人才的吸引不在话下,珠海更多发挥了“小而美”的魅力,吸引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
无论10年人口增量、人口老龄化程度还是受教育程度,珠海的人口构成都具有相当优势,人才是第一资源,该市的发展值得期待。
从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来看,深圳、广州、珠海同样位居前列,分别为11.86年、11.61年和11.46年。全省为10.38年。
中国社科院人口所研究员王广州认为,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广东人口受教育水平持续、快速提升是必然的。新一代流动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也处于不断提升的过程,这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未来继续提升人力资本积累,积极发展、做大、做强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提升人力资本的教育、健康和就业水平,使人口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和人才优势。”
相反的人流变化,主要出现在北部生态发展区的梅州、河源和沿海经济带东翼的揭阳、潮州。
10年间,上述四座城市常住人口共减少近百万。实际上,参照以往人口数据,这些城市大多数人都流向了珠三角,一方面体现了珠三角对周边区域的强大引力,另一方面在客观上也让这些城市的人均资源特别是土地和生态资源相应提升。
王广州认为,人口的过度集聚主要是劳动力流动和集聚,这也是人口格局快速变化的根本动力。珠三角核心区是传统人口流动和产业集聚中心,不仅对省内人口流动有强大的吸引力,同时对全国也有非常强大的吸引力,从而使广东的流动人口格局稳定和强化。
如此规模的人口流动,至少产生了三个结果:
其一,广东的城镇化率高达74.15%,比全国平均63.89%高出了10.26个百分点,由此带来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巨大需求;
其二,外省流入广东人口达万人,这甚至与全国部分省份的常住总人口相当,为广东带来充足的“人口红利”;
其三,广东“一核一带一区”从人均角度看,经济发展更加均衡。
还有一个趋势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