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离开故乡,在远离青海的异地打拼,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获得成功,在文化、教育、商界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高原赋予了他们刻苦和朴实的品格,在成功的同时,他们不忘养育了自己的家乡,用自身的行动回报着家乡。
教育01
马盛德青海循化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科研处处长。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舞蹈专业,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获文学硕士(舞蹈学)学位。现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科研处处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评议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副导师。
02
贾宇青海省贵德人,年生,年6月参加工作,武汉大学法学院刑法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西北*法大学校长、*委副书记。
主要荣誉: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入选者;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研究成果有14项分别获得国家教委、司法部、陕西省等优秀学术成果奖。
绘画艺术03
张延东字晓珊,号三江源头人,年出生于青海海东,张延东是中国文化传播者,“三分书”文化创始人。他创办了中国西部第一所书法艺校——互助书法艺校,为社会培养书法人才余人。九十年代初期张延东的两幅书法作品以12万元的润格被国外访华团买走,创下了青海省书法家作品润格之最。
04
阿冬林青海省乐都人,出生于年,现居北京。中国早期CG从业者,从事多年影视特效、建筑装饰设计、景观设计、动画等工作。曾就读于西北民族大学建筑与室内外设计专业、中央美术学院动画系。于年创立舟人(北京)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任多部影视剧视效总监。
曾在《白日焰火》、《双城计中计》、《Hello!树先生》、《战国》《决战刹马镇》等多部电影中担任视效指导。
受父亲影响,阿冬林自幼习书画,研习碑帖篆刻,14岁时边在青海省青少年书画大赛中崭露头角,赢得殊荣。曾为多部影视剧,书籍题名,如:《战国》《虾球传》《忘不了》《凤凰》《十五贯》等。绘画以油画和水彩为主,代表作品有《祈》《陶罐》《天籁之城》《一角》《阳台》等,并绘制大量电影脚本插画。
阿冬林的书画作品》》》
05
陈逸青年出生于青海,中国美协及北京美协会员,作品《出青海》曾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年举办《无题画展》被载入《中国当代美术史》。曾参加年法国卢浮宫大宫殿秋季沙龙展;“中国当代优秀作品展”;日本巡回展;德国巡回展;中国首届油画邀请大赛;新加坡“陈逸青作品展”;作品为国内外美术馆及收藏家广为收藏。
陈逸青绘画作品》》》
音乐06
苏平出生于青海省循化县,撒拉族。她是我国著名的“花儿”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甘肃省*协常委,甘肃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音乐家协会会员。幼年时受“花儿”故乡的熏陶,开始演唱,十七岁进入甘肃省歌舞团正式从艺至今。曾先后受到郭兰英、王嘉祥、陆青霜等音乐名家的指点。年她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演唱《撒拉族花儿》、《妹妹的山丹花》、《大眼睛》蜚声海内外。在青海、甘肃民间一年一度的“六月六”花儿会上,她舒展歌喉、返朴归真,魅力无穷,台下数以万计的观众欢声雷动,如痴如醉。
苏平在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的表演》》》
文学07
杨志*年出生于青海西宁,著有长篇小说《环湖崩溃》、《海昨天退去》、《大悲原》、《失去男根的亚当》。作品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年,杨志*以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第三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19位,引起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