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骗子,疯子,傻子华大基因,中国基因检测行
TUhjnbcbe - 2022/3/14 12:52:00
白癜风最好治疗方法 http://www.baidianfeng51.cn/SpecialList.html

作者

木盒

流程编辑

小白

关联交易多、股权质押高、管理不规范、解禁就减持、更优质资产不在上市公司体内……,这些都是华大基因目前绕不开的问题。但是,我们客观研究后的结论是:无论行业地位,还是市场地位,华大基因都已经稳坐“龙头老大”的铁王座,比竞争对手强出太多。另外,华大基因同时还是国内基因检测行业的“*埔*校”,间接造就了另外两家“竞争对手”上市公司,贝瑞基因和诺禾致源。

年,原子弹曼哈顿计划启动,三年后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日本投降,改变了二战格局。

(广岛(左)和长崎(右)原子弹的蘑菇云)

年,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启动,年人类第一次登月成功,*备竞赛的压力最终拖垮前苏联,冷战格局瓦解。

(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

年,“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预计15年内投入30亿美元。这一规模宏伟壮大的科学工程旨在绘制人类基因组的图谱,辨识载有的基因及其序列,达到破译人类遗传信息的最终目的。

“人类基因组计划”也被称之为继原子弹曼哈顿计划和阿波罗登月计划后的人类史上的第三大伟大工程。

DNA就是遗传物质,所谓的基因测序,就是DNA四个碱基(ATCG)的的排列顺序,以碱基对(A-T,C-G)形式存在。

基因是一段DNA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基本遗传单位,基因组是所有生物个体含有遗传物质的综合。人类基因组有3对染色体,约有万-.5万个基因,30亿个碱基对。

后续各国相继加入计划,年6月6日参加人类基因组工程项目的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中国的6国科学家共同宣布,人类基因组草图的绘制工作已经完成,其中中国负责整个基因组的1%。

一、华大基因的那些事

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在美国启动时,当时主流科学家并不认可这项计划,汪建卖了早年开办的一家公司,从银行抵押出了4万,拿出3万与合作伙伴杨焕明自费投入这一计划。

(解密华大基因:从科学界“土匪”到“教父”)

华大集团则成立于年9月,据说刚开始创业时,与中科院遗传所下的人类基因研究中心共用一套人马。

年脱离体制南下创办了华大基因研究所,华大基因(.SZ)脱胎于此。

很长时间华大集团都没找到爆发的机会。这是因为基因测序的成本还是很高:年人类基因组发布人类基因组草图总共花费了30亿美元,而今天只需要美元即可获得一个人的基因组数据。

风云君认为,如果基因测序这个行业要发展起来,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成本要低,速度要快!

这正是华大基因前期被人称为骗子的原因,很多高科技行业投资的要点也是这:技术能低成本商业化的时候介入。

基因测序技术有4个核心指标——读长、成本、准确率、通量:

(1)读长是指测序反应所能测得基因序列的长度,越长越好,一代测序双脱氧链终止法(Sangr法)的读长是1bp,二代测序较低为50bp-bp,三代可以达到5bp以上,最长读长甚至能达到0kb;

()成本是指测序所花费的金额,比如前面提到的美元即可获得一个人的基因组数据。

(3)准确率是指测序结果的准确程度,例如一代测序准确率可高达99.%,二代测序的solid可以达到99.9%,而年唯一投入实用的三代测序pacbio准确率仅为85%;

(4)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所能产生的数据量,本质上是测序速度和数量的综合体现,高通量测序能同时对几百万条序列进行测序,和CPU的多核一样,并行工作效率更快。

简而言之,我们希望基因测序更长、成本更低、准确率更高、时间更快,这也是这些年基因测序技术进步的方向。

历史上基因测序技术经历三个发展阶段:

(1)第一发展阶段以Sangr测序法为主,准确率可达99.%,但成本高、通量小限制了大规模应用,目前主要作为测序技术验证的金标准。

“金标准”是什么意思?就是公认最可靠的办法了,新的基因测序准确率多高,还需要Sangr老爷子的办法来验证。

(唯一两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者:Sangr。风云君的偶像,第一次获奖原因是测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第二次是测DNA的碱基序列)

()第二发展阶段以高通量测序技术为主,高通量测序大大降低了成本,缩短了时间,同时保证了较高的准确率,是目前基因测序主流技术。

(高通量测序流程,涉及到PCR扩增)

(3)第三阶段主要是单分子测序,依靠物理学办法直接读取,测序过程无需进行PCR扩增,读长增加、数据分析难度降低,但准确率较低、技术待完善,目前作为补充满足科研机构的一些特殊研究需求。

年第二代高通量测序仪的出现,让汪建激动起来:测序能力百倍增加,成本百倍降低。

当时任职于英国Solxa公司(后被Illumina收购)的周代星找到汪建推销这种测序仪,汪显得迫不及待:第一台机器由于运输损坏无法运转,他决定再采购5台。

在这之后华大基因的竞争者也陆续出现,其中有不少还是前员工:

(1)贝瑞基因的创始人之一高扬是原华大医学负责人,几乎全程参与了华大基因无创产前检测项目的筹备与启动工作;(下载市值风云APP,搜索“贝瑞基因”独立研报);

()基因大数据企业碳云智能两位创始人王俊、李英睿分别是华大基因前CEO/研究院院长和华大科技前CEO,年成立,半年就成为估值十亿美元的独角兽;

(3)业务主要为基础科研服务的诺禾致源是原华大科技总裁李瑞强年创办的;

(4)高中未毕业就加入华大的赵柏闻也出来创立了北京量化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做的是肠道微生物检测;

……

这些华大基因前员工创立的公司,在不同领域与其构成了竞争关系,与之争夺市场。比如诺禾致源在基础科研服务的收入就超过了华大基因。(下载市值风云APP,

1
查看完整版本: 骗子,疯子,傻子华大基因,中国基因检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