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6个憋屈的近海内陆国下,究竟被谁
TUhjnbcbe - 2022/8/2 18:03:00

非洲还有一个特殊的沿海国,就是我们经常在电视新闻上看到的刚果(金)。这个国家位于非洲中部,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全世界排名第11位。历史上,这里一直是比利时的殖民地。19世纪末,欧洲列强掀起瓜分非洲的狂潮,年的柏林会议上,当时的比利时国王,就是那个残暴的利奥波德二世,把刚果变成了它的私人领地。

为了获取出海口,还专门从今天首都金沙萨这个地方划了一条走廊通往大西洋,生生把当时葡萄牙所属的安哥拉一分为二,卡宾达地区到今天还是安哥拉的飞地。这有点像一战后的波兰走廊,看来欧洲列强历来任性,地图上轻松一划,什么复杂的领土问题都能解决。

亚洲上次我们说了,不管是离海洋较远的蒙古、中亚五斯坦、阿富汗,中印之间的尼泊尔、不丹,还是离海洋不远的南高加索国家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中南半岛的老挝,这些内陆国是先天地理条件决定的,历史上也没有成为过沿海国家。

相反,沙漠干旱为主的中东地区却都是沿海国家,当然这里说的中东不包括北非、南高加索地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西亚。

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从上图可看出,沙特阿拉伯占据整个半岛面积三分之二和红海东岸的大部分,其他领土被十一个国家沿半岛边缘依次分走,这样的结果就是大家都成为沿海国家,和19世纪南美洲各国独立时有点像,有点“海洋均沾”的意思。

虽然都有出海口,但有两个国家的海岸线就有点憋屈了,这就是伊拉克和约旦。伊拉克我们很熟悉,年悍然吞并邻国科威特,把它纳为伊拉克的第19个省,都快21世纪了,伊拉克还玩这种把戏,萨达姆是不是疯了?对此,伊拉克人振振有词,科威特历来都是伊拉克的一部分,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这里就是巴士拉省的一个县。

这个说法倒是没错,可问题是当时不光没科威特这个国家,也没伊拉克啊,它们都是后来在英国人安排下独立的。而且,科威特形成的时间比伊拉克还要早,这就要说到欧洲列强对中东地区的争夺了。

年德国统一,开始参与瓜分世界,德国人把目光投向中东地区,为此,德国准备修建柏林通往中东的铁路,进入中东最终当然要进入波斯湾,于是终点就选在了科威特。这下英国人慌了,德国人这不是要切断大英帝国通往印度的陆上通道吗?英国人决定先下手为强,一番运作下来,逼迫奥斯曼帝国签署协议,科威特成为英国的保护国。

这还没完,划定科威特领土边界时,英国人展现出独特的方式:以科威特城为圆心,以到阿拉伯河入海口的距离为半径画一个圆,科威特就这样诞生了,这一划直接划走了巴士拉省的绝大部分海岸线,伊拉克憋屈的海岸线就是这样来的。看来英国人擅长在地图上划界,年印巴分治时,英国人也是这么干的,至于后来的血雨腥风,大英帝国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总的来说,英国达到了目的,德国修建铁路的计划泡汤了,看来英国人也不是故意和伊拉克过不去,当时为了阻挡德国一不小心把伊拉克堵在里面了。后来,伊拉克和科威特从英国手中相继独立,毕竟不敢跟英国闹得太僵,伊拉克只能接受自己的伪沿海国身份。两伊战争前,伊拉克和科威特有几次差点干起来,最后还是迫于英国的压力悻悻作罢。

年,伊拉克挑起与伊朗的战争,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解决出海口的问题。当时两国以阿拉伯河为界,萨达姆计划夺取伊朗的胡齐斯坦省,这样阿拉伯河就成为伊拉克的内河,海岸线也将延长数倍。没想到战争打了八年,伊拉克一无所获,自己唯一的出海通道法奥半岛还曾被伊朗占领。两伊战争让伊拉克打光了家底还欠亿美元债务,阿拉伯国家特别是科威特又不免除债务,萨达姆气急败坏,再加上美国人的误导,伊拉克铤而走险吞并科威特。

另一个是约旦的海岸线,这个伪沿海国也是英国人的作品,一战后巴勒斯坦沦为英国委任统治地,英国人深谙众建诸侯少其力之精髓,搞殖民地历来有自己的一套,那就是分化瓦解。

不过好像没有法国人搞得“艺术”,当时叙利亚划给法国托管,法国人也曾挑动当地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冲突,逐渐形成基督徒聚居的沿海一块地方分裂成今天的黎巴嫩,不管怎么说,叙利亚和黎巴嫩后来没有因海岸线产生纠纷。

年,英国人以约旦河为界将巴勒斯坦一分为二,东部叫外约旦,西部仍叫巴勒斯坦。此后二十多年,英国人一边控制外约旦,一边在巴勒斯坦忽悠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双方斗得不亦乐乎。

毕竟是分割形成的国家,约旦几乎成了内陆国,在亚喀巴湾只有一段2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亚喀巴成了约旦唯一一座海港城市。

1
查看完整版本: 6个憋屈的近海内陆国下,究竟被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