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武汉开放的大门开得更大
TUhjnbcbe - 2022/8/11 18:20:00
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火眼”实验室走向海外世界强相中光谷

武汉开放的大门开得更大

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核心港阳逻港 

长江日报记者任勇航拍

4月27日上午,中铁联集武汉中心站海关监管区,工作人员正在检查中欧班列集装箱箱况、核对箱号、封签

长江日报记者郭良朔通讯员王遥遥摄

4月27日上午9时,在武汉天河机场停机坪,天津航空飞往法国巴黎的GS次航班上,口罩等各种防疫物资正在装载

长江日报记者詹松通讯员杨永勇摄

疫情重创之下,武汉照样坚定不移坚持对外开放。“年,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危中有机”,4月21日的全市商务经济工作会议上,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强调,我市要全力以赴抢订单稳外贸,保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热度。

武汉机场

恢复8条国际货运航线

向世界运去余万只口罩

4月26日上午,武汉天河机场国际货站一片繁忙,长江日报记者看到,出港处堆满了刚刚从各地运来的货物,约1万平方米的仓库里处处可见码放的纸箱和集装板,装卸工正有序地对货物进行装机前的打板操作。

“从4月8日恢复国际货运航班以来,这里天天都有货运航班,现在比疫情前还要忙,每天约有50余人在仓库作业。”天河机场货站经营部国际货运室负责人汤明波最近一天也没有休息,每天除了对接各路货运代理和航空公司,还要与关检、行业主管部门进行沟通协调,畅通出口通道。

当天中午12时,一架海航的“客改货”包机要从武汉飞往法兰克福。早上7时许,20多位装卸工就出动了,打包、搬运、装货、清点,赶在11时前就将一架A客机的客舱和腹仓全装满。“遇到‘客改货’包机,我们一般都是提前五六个小时开始作业,这架飞机装了约26吨的防疫物资。”湖北机场集团航空物流公司运营指挥室分队长左庆辉介绍。据悉,这批货除了来自湖北仙桃,还有来自广东、浙江和江苏等省份。

目前全球疫情形势严峻,湖北省内外医药防护企业有大量防疫物资需要出口,亟需出口通道运输。自4月8日武汉恢复至悉尼的全货机航班后,又陆续恢复了至墨尔本、巴黎、法兰克福、纽约、洛杉矶、伦敦、维也纳等8条国际货运航线。

从4月8日至25日,从武汉已经飞出了22班货运航班,向世界送出了总货值多万美元的物资,其中大部分都为防疫物资,包括口罩余万只。

接下来,武汉还将尽快恢复至美国芝加哥、比利时列日全货机定班航线,争取新开武汉至日本大阪全货机定班航线,推动武汉与世界的物流往来。

中欧班列(武汉)

每列实载率超过98%

防疫物资增多,九成湖北造

自3月28日以来,中欧班列(武汉)合计发运9列,箱量为TEU(数据截至.4.27),实载率稳定在98%以上。

4月27日上午,在位于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东西湖园区内的汉欧国际拼箱仓库里,工人们正在忙着装箱,仓库内打包好的货物堆积如山。

汉欧国际公司工作人员袁俊明介绍说,随着武汉市复工复产的全面推进,他们的业务量也越来越大,自4月6日以来,他们仓库先后累计进入货物达立方,库存达到立方,主要为汽车零配件、电子产品、LED灯、防疫物资等,近两天要全部装好箱,赶在“五一”期间搭乘中欧班列(武汉)出口欧洲。

在中铁联集武汉中心站,汉欧国际工作人员正在做着班列发运前的准备工作,登记重箱进场、检查集装箱箱况、核对箱号及封签等。

武汉汉欧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若瑞介绍,中欧班列(武汉)于3月28日按下“重启键”,恢复常态化运营,重启后的首班装载着50组集装箱从中铁联集武汉中心站始发,于4月14日抵达德国杜伊斯堡,这是疫情防控以来,中欧班列(武汉)开出的首趟去程班列,班列上有本土生产的医用无纺布、医用桌布等防疫物资(共19个集装箱装运,重.4吨,占总运量的38%)。

自3月28日至4月27日,中欧班列(武汉)合计发运9列,箱量为标箱,实载率稳定在98%以上。出口的货物主要为:汽车配件、光电产品、机械设备、五金工具、防疫口罩、医用纱布、急救包等物资,主要运往德国汉堡、杜伊斯堡,波兰马拉,少量到达法国杜尔日、匈牙利布达佩斯。

汉欧国际公司董事长王利*说,中欧班列(武汉)恢复运营后,最大的变化在于搭载的货物中疫情防控物资变得更多了,其中90%的疫情防控物资为湖北制造。

阳逻港一期

4月外贸箱达2万标箱

企业24小时不间断作业

4月27日上午9时,长江日报记者来到武汉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阳逻港一期)的码头前沿,在码头2号泊位停靠着从上海驶来的“集海渝”号,岸桥师傅正在熟练地操作岸桥,有条不紊地从船上将几十吨重的集装箱吊起,然后稳稳地放在相应堆区。船上装载着从东南亚运来的淀粉、塑料颗粒、木浆等生产原材料。

武汉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策划高级主任余利刚说:“今天下午是‘万邦致远’号的装船工作,该船主要装运的是化工品硝酸铵钙和汽车零部件,预计30日到上海外高桥,然后运至肯尼亚和越南。”

该公司商务副总监邓艳介绍,1月24日以来,阳逻港被指定为“防疫物资接收港”,港口相关企业坚持24小时不间断作业。不仅要24小时作业保证防疫物资的快进快出,还要将积压在港区急需出口的无纺制品、钢卷等外贸货物运出。其中,有从东南亚运来的大米等,还有从欧美运来的口罩、防护服、救护车及其配件、消*液等防疫物资。阳逻港一期第一季度,共计完成8.43万标箱,主要是防疫物资和交货期比较急的外贸货物。

邓艳介绍说,目前靠泊在阳逻港一期的江海直达轮共12艘,疫情前是每周7到8班,12艘货轮竞相发班。如今正常运输的江海直达船有6艘,每周2到3个班次。4月1日至26日,阳逻港一期完成集装箱吞吐量标箱,其中外贸标箱。

武汉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负责人说,随着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逐渐“解封”,5月份,这些地区需要出口的大米、椰丝等货物量会增多,江海直达船的班次和船量也会跟着增多。这既有助于相关企业的复工复产,更助于国内外贸易和经济的恢复。

武汉“火眼”专家

再踏海外征程

核酸检测将落地10多个国家和地区

4月26日,华大基因与沙特阿拉伯王国*府举行了一场跨国的线上签约仪式,沙特*府决定选用武汉“火眼”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启动其全国新冠病*核酸检测项目,计划8个月内为沙特全国30%的人口(约万人口)提供新冠病*核酸检测,在沙特负责建设“火眼”实验室的是武汉“火眼”实验室副主任吴昊。

吴昊介绍,2月中旬武汉启动“火眼”实验室项目,在10天里建设完成了一个集生产、检测新冠病*核酸为一体的全自动化实验室,完成了在国内的防疫检测任务后,打包行囊出征海外,为其他国家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贡献力量。

根据合作协议,沙特引入“火眼”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后,将提升沙特现有5个国家级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并新建一个气膜火眼实验室。在极短时间内,沙方合计新冠病*检测能力将达到每日5万人。

3月底至今,武汉“火眼”实验室模式就陆续在多国落地启用。3月29日,G42集团和华大集团共建阿联酋“火眼”实验室正式启动,作为首个启动运行的国际“火眼”实验室,该实验室每天能够完成数万人份的新冠病*核酸检测;文莱当地时间3月30日,文莱“火眼”实验室正式在当地开始运营,这是在东盟国家建立的首个“火眼”实验室,每天可进行人份新冠病*检测;4月8日,塞尔维亚*府与华大基因签署合作协议,委托在塞建设两座“火眼”病*检测实验室,建成后合计检测能力达每天份样本。

据介绍,还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座“火眼”实验室在建或洽谈中。

据武汉华大“火眼”实验室负责人田志坚介绍,作为基因科技领域的头部企业,此次新冠疫情,华大基因研发的两款新冠病*核酸检测试剂盒及分析软件,是中国首批通过国家药监局应急审批程序获准上市的抗疫产品,也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中国以及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多国和地区“全资质”的产品。

霍尼韦尔新兴市场

中国总部落户光谷

这是今年来汉的首个世界强

“我们正在与总部保持定期联系,商讨装修及招聘方案”,疫情期间,霍尼韦尔新兴市场中国总部落户光谷,成为年第一家在汉成立公司的世界强企业。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在汉新注册公司霍盛工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络人介绍,落地对接非常顺利。

霍尼韦尔在年《财富》全球强中位列第名,企业亚太区和中国区总部均设在上海。3月,企业在光谷设立的全资子公司营业执照获批。

霍尼韦尔介绍,目前一方面在设置新公司架构,一方面还在紧锣密鼓敲定新址装修设计方案。上海方面通过远程方式与高新区保持密切联系,各项工作都获得了及时响应。*府工作人员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武汉开放的大门开得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