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新闻记者朱彦超汪江*
“如果当选总统,我将让沙特*府付出代价。卡舒吉遭谋杀并被肢解,我相信是(沙特)王储的命令。”美国总统拜登在竞选期间曾对选民们信誓旦旦地许下自己“民主”的诺言。然而,现在在不少人看来,拜登可能要食言了。
重提卡舒吉案美国和沙特的友谊小船说翻就翻?
犹记得,“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年,充满争议的特朗普上任,急需*绩和美元来证明自己,他将目光望向了沙特,首访就是这了。于是,有了“懂王”来请“沙特王”。在沙特,特朗普*府收获了沙特送上的总额超过亿美元的*售协议。
如今,“睡王”拜登上任,一切变得不同了。善于策划颜色革命的民主*和那个标榜“民主、自由、普世价值观”的美国又回来了。两年前,特朗普视而不见的卡舒吉案,拜登要跟沙特好好算账了。
年,沙特著名时评记者、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贾迈勒·卡舒吉在沙特驻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领事馆遇害,美国中央情报局认定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是该案主谋。卡舒吉遇害案引发国际社会对沙特的谴责,德国、法国在事件发生后对沙特施加停售*火等制裁措施。时任美国总统的特朗普则指责舆论对沙特作有罪推定,强调沙特是美国的伟大盟友,拒绝对沙特发起制裁。
重翻卡舒吉旧案前,美沙两个的关系就有些许冲突。
年,沙特抛售了亿美元(约合亿元人民币)美债,给美元霸权使绊子。拜登上台后,为了区别于特朗普,美国叫停了部分对沙特的*售。
年2月4日,拜登在针对也门冲突的一次演讲中,将也门称为“人道主义与战略灾难”。在讲话中,拜登宣布将会结束“所有美国对在也门的*事行动的支持,包括相关的武器销售。”这个声明意味着美国将不再支持对沙特在也门*事行动的支持。
沙特主导的多国联*空袭也门胡塞武装*营图片来源:新华社
真正掀桌子是在2月26日,美国情报机构在当日公开了对卡舒吉案的相关报告,该报告中显示,沙特王储萨勒曼掌控着沙特的情报部门与安全部队,如果没有萨勒曼的同意,这样的谋杀行动根本无法实施。美国财*部随后宣布制裁沙特涉案人员和组织。
美国、沙特的友谊小船真的要翻了吗?
嘴上都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
其实这份早已丧失神秘性的报告和后续不痛不痒的“惩罚”,也并未让沙特低头屈服。就在报告发布几个小时后,沙特外交部发表声明称报告结果“负面、虚假、不可接受”。中东不少阿拉伯国家都选择与沙特并肩。阿联酋、科威特、巴林、阿曼,甚至最近才与沙特修复关系的卡塔尔都发表了声明,支持沙特的主权与稳定。
沙特,西边是交通要道红海,东面是世界石油重要产地波斯湾。作为中东地区的大国,沙特可以说是美国的重要盟友和战略支点。失去沙特,美国的中东*策将难以开展。同时,沙特还是世界产油大国,也是美元霸权的重要支撑,没有了石油美元,将严重威胁到美元作为世界第一流通货币的地位。
在这样的背景下,就能理解美国和沙特的关系,共同利益捆绑得太深了,彻底掀桌子的代价大到双方都难以承受,两国想要就此分道扬镳,未免太儿戏。
事实上,美国施压沙特的同时,给双边关系留下了余地。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表示,美方一系列举措不是为了破坏美沙关系,美方仍致力于保护沙特不受威胁。
拜登上台图片来源:新华社
明明依旧需要沙特,美国为何又使出那么多幺蛾子来给两国关系制造障碍?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王鹏分析,拜登*府重新制造卡舒吉案话题,既是兑现总统竞选承诺,体现民主*对“民主价值观”的道义维护“尽职尽责”,也是借机对沙特构成道义和*治上的双重压力,以便在未来向该国榨取更多经济和地缘*治利益上的补偿。
美国这种道貌岸然的行为,还真是应了那句话,嘴上都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
拜登中东*策遭遇尴尬俄罗斯趁虚而入欲占先机?
上任一个多月,拜登多数外交*策的决定与他竞选时的基调相吻合,他扭转了前任特朗普提出的许多破坏性*策。不少人认为,拜登是前任上司奥巴马的“精神继任者”,但二人在中东*策上的分歧十分微妙。就上任一个多月来的表现来看,拜登采取了比奥巴马更大胆的方法来处理中东的敏感问题,更像是走出了一条特朗普与奥巴马之间的“中间路线”。
在伊朗核问题上,美国一方面频繁释放重返核协议的“善意”,同时又不断向伊朗施压,甚至对叙利亚境内伊朗支持的什叶派民兵进行空袭;拜登叫停美国对沙特和阿联酋的部分*购协议,极力与前总统特朗普划清界限,同时又一再表示不愿意和传统的海湾盟友把关系搞僵。最关键的是,美国一向赖以自豪的保障盟友利益的能力也在不断下降,沙特东部重要石油港口遭遇无人机和导弹袭击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刘中民教授认为,当前,拜登上台后尽管要极力抹去美国中东*策的特朗普印记,但美国在中东面临的处境已经很尴尬,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困境是美国在维护霸主地位、盟友安全、掌控能源、反恐和打击极端力量、输出民主等方面,已经失去了宏大的战略追求,这是拜登*府目前在中东拢不住盟友、镇不住敌人的战略根源所在。
拉夫罗夫与费萨尔·本·法尔汉举行会谈 图片来源:沙特外交部网站推特
就在美国在中东进退维谷之际,俄罗斯大有趁虚而入之意。3月8日,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开启了为期5天的海湾之行,其中的重头戏就是3月10日当天对沙特阿拉伯的访问。拉夫罗夫在与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本·法尔汉会面后向外界表示,双方将加强在世界能源市场上的合作,并表示“目前没有看到任何能破坏俄沙合作关系的因素”。费萨尔·本·法尔汉则在接受记者提问时表示,俄罗斯方面不断推动两国关系向更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方向发展,沙方对此表示赞赏。
这样的表态似乎像是两位朋友在客套地相互恭维,但如果考虑到海湾乃至中东地区一年来地缘*治所经历的巨大变化,沙特和俄罗斯双方这样的表态并不寻常。拉夫罗夫海湾之行的时机可谓选择地恰到好处,适逢美国拜登新*府“重新校准”与沙特的双边关系。
而沙特媒体在评论拉夫罗夫此次海湾之行时表示,俄罗斯正在“努力利用华盛顿与其在海湾地区的传统盟友之间关系飘忽不定的未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那么问题来了,拜登*府在中东能接住俄罗斯这迎头一棒吗,更重要的是,已经“久经考验”的中东地区还能经得起折腾吗?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