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虽然在本周二(7月31)突然出现下滑,本月油价也创下近两年来最大月度跌幅(布伦特油价曾在今夏早些时候触及每桶80美元上方的三年高点),因受OPEC15个成员国7月产量增长30万桶/日至万桶/日及沙特7月提高产量至万桶/日的影响,使得油价上涨承压。
但与此同时,虽然,美国当局预计沙特和其他国家能够弥补伊朗因美制裁而下降的石油产量,但是伊朗方面在近日称,这个预期是错误的,除非美国给予伊朗石油买家进口的豁免,否则油价将会继续上涨,这更使得投资人担心国际原油市场接下去的变化和供应问题。
根据此前多家外媒消息,目前,美国对伊朗经济的第一批金融制裁即将于8月6日生效,而到了11月4号,针对能源行业的多方面制裁也会陆续生效,届时世界上的大多数石油买家或与伊朗有大宗商品交易往来的客户将无法使用美元向伊朗付款,因为,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措施不仅只涉及石油,还包括伊朗的*金和其他贵金属、石墨、铝、钢铁交易,以及飞机零部件等进口贸易,甚至,美国方面还威胁可能会考虑封堵伊朗的石油出口。
而近日,伊朗方面则回应称“如果他们要阻止伊朗出口石油,我们会让石油无法从霍尔木兹海峡运出去。”,据悉,现在全球20%的原油要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运出,那将意味着整个海湾地区的石油都不能出口,而作为流量超过万桶/日的原油运输要地一经封锁,其后果必然是会迼成油价的暴涨,换句话说,接下去的几天内,油价或将再次进入一个敏感的临界时刻,业内人士预计到时国内油价再次下调或存在变数。
根据彭博对分析师的调查及石油公司和船舶跟踪数据,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上月原油产量已经开始增加,其中沙特的产量接近纪录最高水平(沙特阿拉伯7月石油产量增加23万桶/日,达到万桶/日),以兑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承诺,同时,俄罗斯7月石油产量也高于承诺水准也旨在稳定市场,再稍早些,据路透社称,包括美国、中国与印度一直在敦促产油国释出更多供应,以防石油供不应求损及全球经济增长。
但另一面,地缘冲突风波带动的供给压力仍然为制约当前国际油价下行的主要矛盾,虽然,增产国潜在产能与意愿难以弥补缺口,但油价还有相当的上行空间。因为,“如果运输路线遭到了伊朗封锁,那么,这对于全球的原油供给所造成的损失将是无法用数字来衡量的,也意味着此前美国计划与中东多个石油国增加产量一同打击伊朗原油业务的方法可能行不通”,德国商业银行如是表示。
所以,对于石油市场来说,这意味着8月原油市场将难以平静,对此,美国财经媒体CNBC援引分析师的观点认为,如果欧洲方面无法在8月6日之前拿出伊朗核协议解决方案,考虑到,目前,伊朗的货币和金融市场已经在崩溃中,所以,伊朗的反应可能不会是温和的。为此,美国也已经作好了应对油价波动的准备,我们在稍早前的报道中提及,作为对冲油价上涨的举措之一,分析师预计,如果油价在接下去的半年内继续上涨,美国可能会从其6.6亿桶战略石油储备中释放高达万桶石油充斥市场,同时,市场预期美俄双方或也将加强能源领域的合作。
但目前,特别令人关切的是原油常规领域的耗竭率问题,据Schlumberger首席执行官吉布斯加德(PaalKibsgaard)在近日的一次财报会议上表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未来几年即将上线的新项目可能不足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石油需求,因为,全球15个产油国的石油产量同比出现明显下滑,数据显示,平均开采下滑率从年的3%上升到年的6.3%,尽管在年上升到5.7%,另外,美国的页岩油产量预计将在明年也开始放缓。
从国内市场看,8月份第一轮国内成品油调价时间很快即将到了,根据国内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调价周期测算,本轮汽柴油调价窗口将于8月6日(下周一)24时开启,而据多家原油监测机构获悉,8月份首轮成品油零售价上调概率较大,正如本文所分析,自本计价周期以来,市场对美国和伊朗经济的局势担忧不断,加之几个主要能源消费国迎来夏季用油高峰期,使得原油和成品油库存降幅明显,这些因素都推动国际油价上涨,国内原油变化率由负转正且在正值区间拉升,对此,包括卓创资讯成品油和金联创成品油在内的多位分析师均表示,本轮成品油零售限价上调已是板上钉钉,接下去,如果中国市场需求从万桶/日抬升万桶/日,也将会进一步加剧原油紧张的供需平衡,提振未来油价。
不过,据国际能源署(IEA)在6月13日发布的月度原油市场报告显示,近来的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可能会很快就会开始放缓,这将有助于缓解市场有关油价飙升可能会伤害需求和全球经济增长的担忧。而我们根据美银美林最新预计,受全球市场金融危局的影响,年油价可能会跌至60美元/桶,因为,经济衰退预期可能会降低对石油的需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