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好莱坞大片《天使陷落》上演。
该片是“陷落”系列第三部,承袭以往的题材,想象美国以各种方式遭受恐怖袭击的可能,这也是美国国内反恐思潮的反应。
除硬汉班宁开挂般的炸裂表现外,影片中最震撼人心的是这幕场景:
当美国总统悠哉闲哉地享受垂钓之乐时,远处天际突然涌上来黑压压的无人机机群,它们配备着高端的人脸识别技术呼啸而至,将总统身边的保镖屠戮一空。
四周埋伏的特勤部队动用各种武器,可仍难以抵挡无人机群的炸弹轰击,班宁最终带着总统潜入水下才逃脱生天。
当吃瓜群众讨论正酣时,谁能想到,这幕在三天后就真实上演。
1月3日凌晨,美*空袭伊拉克巴格达机场,导致伊朗革命卫队“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当场死亡,美*空袭时使用的正是无人机。
不得不感慨现实远比电影来的精彩,更荒诞的是电影中的受害者反而成为现实中的施暴者,导演拍得不认真啊,反的是哪门子恐。
这次斩首行动在更新战争模式的同时,也让本就波诡云谲的中东形势再次恶化,“螺旋式升级”的事态似乎预示着战争一触即发。
可任何战争都是基于国家利益,别看双方你来我往整得不亦乐乎,突发与传言共舞:飞机坠毁、导弹袭击……
最终决定事件走向的,仍是美伊利益。
1
要扯清这事,需要先聊聊双方的恩怨情仇。
中东自古就是四战之地,有资源没实力,换领导人比换面膜都快,人民永远水深火热。
照理都是穆斯林国家,应该团结,可宗教斗争却成为绕不过的坎。
这点不止伊斯兰教,基督教同样如此,分裂的天主教和新教打得昏天暗地,英国的清教徒如果不是被血腥镇压也不会有现在的美国。
伊斯兰教由穆罕默德创立,由于几个儿子先后夭折,他在去世时并没有指定哈里发,也没有制定哈里发的推选制度,意思是能者居之。
动乱的根源也由此埋下。
首位继承哈里发的是阿布·伯克尔,他是默罕默德的岳父,跟随穆罕默德立下汗马功劳,位高权重,有大批拥趸。
接下来的两任哈里发也是照此选出,赞成这种方法的被称为逊尼派,信奉拳头即真理。
但另一部分人却并不认可,他们认为只有具备先知血统的人才能成为领袖,推举穆罕默德的堂弟及女婿阿里继任。
这伙人人数很少,被称为什叶派。
阿里虽成为第四任哈里发,但实力强大的逊尼派并不认可,很快起兵造反,阿里两父子在战争中相继阵亡,什叶派也被杀得七零八落。
双方此后相互仇杀,延绵上千年。
可说好听点是争斗,实际上是什叶派不断被锤的过程,好在什叶派非常团结,且喜欢自我加戏,越悲催反而越顽强,在屠戮中挣扎生存至今。
目前全世界有15亿穆斯林,其中90%都是逊尼派,埃及、沙特阿拉伯、土耳其等都是逊尼派国家,沙特被公认为逊尼派领袖。
另外10%就是什叶派,伊朗是什叶派的领袖,境内90%的伊朗人是什叶派,阿塞拜疆、巴林和伊拉克的什叶派也较多。
需要说明的是伊朗是波斯人后裔,被阿拉伯帝国征服后改信伊斯兰教,但他们不愿向主流靠齐,更愿意亲近同样被镇压的什叶派。
谁知大腿没抱成,自己却混成大腿。
所以别看都信伊斯兰教,伊朗和阿拉伯人完全不同,宗教叠加种族斗争,双方见面就吐口水。
阿拉伯帝国最终被蒙古铁骑摧毁,再后来则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崛起,统治阿拉伯地区。
随着时间流逝,很快进入20世纪。
奥斯曼帝国在那场世纪大战中加入同盟国,结果被英法为首的协约国按着摩擦,惨遭肢解,中东落入英法囊中。
年,英法签订《圣雷莫协定》,划分在中东的势力范围。
你要出海口,我要石油……
约旦、叙利亚、伊拉克等国家先后被“上帝之手”创造出来,奠定了现有的中东格局。
二战后,殖民体系瓦解,阿拉伯国家纷纷独立。
群星璀璨的盛世来临。
2
土耳其在国父凯末尔的带领下,废除宗教制度,铁腕推行世俗化,改文字、易服饰……
纳赛尔掌握埃及实权后,积极推动工业化改革……
世界人民渴望国家富强的愿望是相同的,在土耳其和埃及的带动下,通过世俗化实现现代化的思想潮流在阿拉伯世界流行开来。
伊朗虽然也搞全面西化,结果却大相径庭。
年,伊朗的巴列维王朝建立,巴列维父子开始统治伊朗。
年,伊朗首任民选首相摩萨台上台,他积极推动伊朗的现代化改革,而他最瞩目的举动是把伊朗石油国有化。
当时伊朗的石油由英国控制,这等于在革英国的命。
兔子焉敢惹事?
年,M16和CIA联手炮制了著名的“阿贾克斯行动”,将摩萨台软禁至死。
伊朗再次由君主立宪制恢复到君主专制制度,小巴列维在CIA局长杜勒斯陪同下回到德黑兰,美伊开始进入蜜月期。
美国把伊朗当“中东警察”培养,向伊朗援助大量的美式装备,使伊朗迅速成为中东强国,甚至伊朗的基础核设施都是在美国帮助下建立的。
伊朗则力挺美国在中东扎根,和土耳其一东一西,阻挡苏联南下,撑起了美国在中东的霸权。
小巴列维受西方教育长大,在国家治理上选择继续西化,同时推行“白色革命”,伊朗在迅猛发展的同时,风气也前所未有的开放,色情业泛滥。
德黑兰当时已完全西化,妹子们也敢穿短裙上街,妇女得到完全解放。
可小巴列维在*治上到底是个雏儿,在发展经济时没有兼顾下层人民利益,改革红利被上层瓜分殆尽,贫富差距急剧扩大。
加上小巴好大喜功,搞激进的经济*策,导致财*赤字激增,高通胀和高失业并存,通货膨胀率在年达到60%,民不聊生。
年,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小巴列维仓皇外逃,流亡海外的宗教领袖霍梅尼回到国内,受到人民热烈欢迎。
霍梅尼提出“不要西方,不要东方,只要伊斯兰”的口号,明确反美反苏,在伊朗建立什叶派宗教权力至上的神权*治。
小巴后来逃到美国,引发伊朗的强烈抗议,大批学生冲进美国驻伊朗大使馆,将里面的66名美国人扣为人质,以换取小巴。
美国压根不当回事,以为霍梅尼会跪舔,谁知霍梅尼坚决支持伊朗学生。
美国直接原地懵逼。
随后卡特开始组织营救,CIA营救出6名美国人,后来还被拍成著名电影《逃离德黑兰》,可其余人质却被扣押了长达天。
人质事件导致卡特连任失败,双方彻底翻脸。
革命后,伊朗的*治格局和生态发生剧变。
对内转向保守,女性再次黑巾蒙面长袍加身;
对外则转向激进,积极输出革命。
这会打破中东地区平衡,影响美国的石油霸权,美国自然不能忍,从年开始对伊朗实施经济和*事封锁。
可伊朗非常硬气,什叶派本就是苦逼存在,越悲惨战斗意志越强,连核武器都照常研发,战斗民族就那么虎。
美国还在想对策时,萨达姆率先跳了出来。
要知道伊拉克是什叶派发源地,55%的人口都是什叶派,且反*府势力活跃,又紧挨着伊朗,显然将成为伊朗输出革命的首要目标。
老萨先下手为强,残酷的两伊战争爆发。
萨达姆以为自己够彪悍,没想到伊朗更狠,自杀式冲锋、童子*排雷……
在宗教狂热的BUFF加持下,伊朗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打到后来萨达姆都招架不住,如果不是经济濒临崩溃,伊朗仍不会罢休。
两伊战争历时八年,双方死伤高达万人,相当于四次中东战争伤亡的17倍。
真是惹不起的什叶派。
打完仗后,伊拉克欠下天量债务,而科威特是最大的债主。
萨达姆认为两伊战争是为整个阿拉伯世界打的,各国理应出点*费,遂要求科威特免除债务,不料却遭到无情拒绝。
萨达姆大怒,直接兵锋相向,当然很大程度也是馋别人的石油。
海湾战争爆发。
结果伊拉克被美国揍回去,但美国也没有趁机灭掉萨达姆,毕竟这货打伊朗真的很上心。
可以看到,有伊拉克遏制,伊朗很难扩张。
可谁也没想到,美国却自己送上神助攻。
3
年代,苏联在全球处于战略性攻势。
为获得印度洋入海口,威慑中东,南亚,苏联在年发动了阿富汗战争。
可这场战争却以苏联失败告终,十年征战苏联损失惨重,堪比美国当年打越南,国力被极大消耗,全球战略也由攻转守。
原因就是,苏联没想到会引发整个伊斯兰世界的愤怒,无数穆斯林跑来参加圣战,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加上美国为拖垮苏联,出钱出武器,竭尽全力帮助阿富汗训练圣战者,苏联不被拖死才怪。
可美国万万没想到,在这些圣战者中,日后会诞生出基地组织和塔利班这样的恐怖存在。
苏联败退后,塔利班趁机崛起,开始在阿富汗实行极端的原教旨统治,开历史的倒车,与同样保守的阿萨德*权和霍梅尼*权遥相呼应。
当然这样说哈菲兹.阿萨德有失偏颇。
他结束了叙利亚的动荡格局,通过实行社会主义经济*策,使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这在强敌环伺的中东非常不易,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可阿萨德家族的硬伤在于是阿拉维派,属于什叶派的分支,而叙利亚是逊尼派为主的国家,阿拉维派只占总人口的11%。
阿萨德家族等于坐在火山口上。
加上叙利亚是苏联的铁杆迷弟,同样遭到美国制裁,后者支持逊尼派反对阿萨德统治,让哈菲兹不得不血腥镇压,搞独裁统治。
苏联解体,美国环顾全球再没对手,开始志得意满地巩固其石油霸权,肆意插手中东事务。
这引起本拉登的强烈不满,策划了事件。
马蜂窝被捅爆。
年,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推翻了庇护本拉登的阿富汗塔利班*权。
紧接着,年美国又干掉了“反美斗士”伊拉克的萨达姆,谁让老萨在海湾战争后与美国唱对台戏,当然根本原因还是馋别人的石油。
美国得意洋洋,环视全球雄霸天下,却没有意识到,新一轮的危机正悄悄袭来。
中东的权力真空,成就了伊朗崛起的大好机会。
首先是萨达姆*权垮台,逊尼派被重创,伊拉克的什叶派开始咸鱼大翻身。
通过议会选举,什叶派掌握了*权,什叶派民兵武装“人民动员部队”成为伊拉克的准*事部队,开始与伊朗眉来眼去。
数年之后,年金融危机爆发,美国自顾不暇,伊朗进一步加速了什叶派的势力扩张。
在伊拉克,积极配合什叶派*府打击恐怖组织ISIS,在伊拉克境内的影响力不断加大;
在叙利亚,联合巴沙尔*府和俄罗斯,共同打击美国支持的反对派武装,遏制美国在中东的战略扩张;
在也门,扶持胡赛武装,骚扰沙特;
还有巴勒斯坦的圣战组织,黎巴嫩的真主*,巴林的什叶派反对*……
不知不觉间,伊朗就整合了中东的什叶派力量,打造了什叶派势力空前强大的“什叶派之弧”,左手硬刚沙特为首的逊尼派,右手扯起反对美国石油霸权的大旗。
而苏莱曼尼,正是什叶派之弧的操刀者。
年,苏莱曼尼受命组建伊朗革命卫队特种部队“圣城旅”,承担伊朗所有的情报收集和海外特种作战任务,号称“中东谍王”、“伊朗隆美尔”。
他深受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器重,集*事、外交、情报等大权于一身,把美国在中东逼得节节败退,是美国的眼中钉、肉中刺,也是伊朗的民族英雄。
12月底,中俄伊联合*演,伊朗布局已成,背后又有靠山,做大做强正当时。
在此关头,美国也是逼急了,才会搞刺杀的啊。
但事情发生后,伊朗嚷着要复仇,美国叫嚣着奉陪到底,装得都挺像那么回事,可站在国家利益角度,其实压根没打起来的可能。
你俩演给谁看呢?
4
打仗要看实力,弱鸡的直接揍,而差距不大时很可能出现这样的场景:
两方扳手腕,旁边吃瓜群众疯狂呐喊助威,可双方憋红了脸仍僵持不下,最终可能就是憋出个屁。
伊朗固然是中东强国,这几年也声势正隆,可实质“外强中干”。
伊朗在伊斯兰革命后,长期遭受经济和*事封锁,被美国这样的霸主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