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门,一个被周围石油大国的光辉所淹没了的国家。
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若非大火的《红海行动》原型是“也门撤侨”事件,几乎没人想得起它来。
它就像是被世界遗忘了,那么不起眼。
而就在这个被遗忘的角落,这个国家正在走一条自己“嚼”死自己的路。
也门撤侨藉藉无闻的阿拉伯半岛国家也门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南端,海岸线绵长,东南方靠着红海、亚丁湾,西邻阿曼,北接沙特阿拉伯,可以说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亚丁湾是船只来往地中海和印度洋的必经之处,红海是连接亚、非、欧的重要航道。
虽说有着海盗袭扰,但是靠着联合国*队的援助,亚丁湾仍旧能够平稳发展。
早在年左右,亚丁港就达到了稳定的年万吨吞吐量。
像大多数阿拉伯半岛国家一样,它也拥有储量巨大的石油和*金资源。
可也门没有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去发展自己,反倒是把自己的*治经济搞得一团糟。
根据资料,年度也门国民总收入仅亿美元,这当然不是一个小数字,但如果和当时也门的万人口相比,这个数字确实是太少了,这还是在国家受到不少国外援助的情况下。
也门的房屋而由于多年战乱,*费以及战争损失,常常又会浪费数十亿美元。
甚至到了年,世界银行经过对也门*治和安全形势的系统评估,决定停止在也门的业务及项目和资金运作。
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得这个拥有这么多有利条件的国家陷入这样的境地呢?就这不得不提到“阿拉伯茶”。
“阿拉伯茶”使得环境崩坏“阿拉伯茶”,又名恰特草、埃塞俄比亚茶、巧茶,是产于东非以及阿拉伯半岛地区的植物,咀嚼时其中含有令人兴奋的成分对人体具有刺激作用,使人上瘾。
这是一种为了逃避现实,追求虚拟感官刺激*品,不仅会损害吸*者的身体,还会使其长期处于梦幻的亢奋状态,而此时的吸*者,更多会变得具有暴力倾向和重复机械动作,可以算的上是行尸走肉了。
随着不断地嚼草,“阿拉伯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由于“阿拉伯茶”的需求量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去种植“阿拉伯茶”,一举双得,不仅能自己吸食,还能出货卖钱。
可是种植“阿拉伯茶”有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种植了“阿拉伯茶”之后,其他的农作物将会无法种植。
在这样一个粮食都要靠救济的国家这样做是十分可笑的。
随着种植面积变大,越来越多的土地变成所谓的“*田”,土地资源愈发稀少。
此外,种植“阿拉伯茶”需要大量的水源,而在阿拉伯半岛,干旱是最最基本的属性之一,更何况在这样一个科技水平不高的国家,海水净化的技术进展缓慢,甚至连蒸馏都难以实施。
还有专家推测,在年,拥有万人口的萨那将会成为一座无水的*城。
为满足也门人对于阿拉伯茶的需求,全国将近百分之六十的水资源都用于生产这些*品。
也门儿童在枯涸的河里游泳而比起水资源的匮乏,在“阿拉伯茶”的塑料包装下,白色污染更是迫在眉睫,在街道上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找那些被随意丢弃的塑料垃圾袋。
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开始倡导节约水资源,控制白色污染时,也门的环境问题外人无人问津。
而也门人自身为了“阿拉伯茶”的产量,选择对其沉默,不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这所带来的危害,而是大多数人已经成了“阿拉伯茶”的奴隶,大多数人辛辛苦苦一个星期赚得那些钱,全都用去买“阿拉伯茶”。
没有了积蓄,又谈何良好的教育,没有教育又怎能产生人才,没有人才又没有技术,又有谁能去治理环境?“嚼草文化”诞生无数瘾君子在“阿拉伯茶”肆意扩张的今天,更令人吃惊的事发生了,“阿拉伯茶”这种*品在也门居然产生了一种畸形的传统文化,甚至有也门人言道“如果没有阿拉伯茶,真正的也门也就不存在了。
”事实也确实是如此,在也门这个国家中,大约有百分之九十的成年男性都在享用这种*品,可以说上至达官贵族,下到黎民百姓都是吸*者,当你站在街头,不用刻意去寻找,只是放眼望去,无论何时何地都会有人在嚼阿拉伯茶,他们的嘴巴一侧会突起一个很大的包就像是在最里面塞了一个球似的。
因为这是在也门,上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下到孩子学生,只要能看到他们的嘴鼓起来,不用怀疑,他们便是在嚼“阿拉伯茶”。
如同大多数吸*者一样,由于也门人嚼草之后他们会展现出活力,所有的一切都变得更加地美好了,在也门饥饿和饥渴是常态,“阿拉伯草”作为一种*品,当也门人嚼草之后,他们的饥饿感和饥渴感会消失,以一种行尸走肉的方式活动。
虽然看上去精力充足,但是这也只是表象罢了,过度的兴奋也会使得他们的身体变得愈发的差,在“阿拉伯茶”的药效过后,又会陷入无尽的空虚和萎靡之中,想要再次获得那种快乐,就只能再次嚼草,这样如此反复,一次又一次嚼草之后,*瘾就染上了。
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是,也门吸*者太多了,多到能形成一种畸形的文化,甚至每家每户都会设置一个嚼草室,嚼草室会被用于和亲戚朋友一起嚼草,在这样的畸形文化中,富人们也用装饰嚼草室来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一天四五个小时人们在一起嚼草,无论是公务员,还是小贩都会聚在一起嚼草,在这种文化中,如果你不嚼草,反倒成了一个异类。
于是嚼草的人会越来越多。
也门人聚在一起“嚼草”可是吸*者太多绝对是一件坏事,但凡看过电视剧《绝命*师》的都知道和一个吸*者做交易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
在这样一个人人都有可能吸*的国家,你会不知道可以去相信谁,当你只是想买瓶水时,你也不知道他是否刚刚吸过*,是否意识清晰。
可以想见,在这样一个国家,当你想雇佣一个人去开采那些*金资源、化石燃料的时候,你要考虑他是否会在工作时吸*,是否因为吸*将那些贵重的机器损坏,而你又是否需要为了他的意外赔偿。
长此以往,又有谁会选择在也门开采资源呢?没有投资者的进入,更多的人只能选择去做农民,但如此一来,工业的发展就滞后了。
随着工业发展停滞,也门人的人均收入也在降低,但是“阿拉伯茶”的价格不会降低。
人们消费在“阿拉伯茶”上的支出在家庭总收入中占到了百分之五十,积贫积弱之下,国家何来的出路可言?以瘾君子为基础的*治前文提到吸*者总会显露出暴力倾向,而在也门这个拥有大量吸*者的国家,更多地表现出了战乱这“主基调”。
常年战乱,损害巨大。
有一张流传十分广的图片,一个也门*人右手行*礼,嘴里还在嚼草,我想这很好地体现了也门的国情,身处战乱的乱世,所有人都有可能会成为*人,但可悲的是这些*人都是吸*者,他们都没有能力去终止这战乱,只能端端正正地行一个*礼。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也门式敷衍地“报君*金台上意”吧。
如果连*人都是如此样貌,那么这个国家的人民应该如何才能自救呢?就是因为没有决定自己的命运的能力。
正在”嚼草“的也门*人也门这个国家并不是一个年轻的国家。
多年的历史无论放在那里都能算的上是元老级别的文明了,也门也不例外,它是阿拉伯世界古代文明之一,在最初的历史中,也门有过辉煌。
但自年起,也门常常成为附庸。
年至年,因英国殖民,30多个部落被组成“亚丁保护区”,将也门南方大部分地区分割,最终形成了南北也门,这也是此后也门战乱不断地起源。
不住地战乱,不仅带来了战火,还使得黑色产业飞速膨胀,“阿拉伯茶”更是其中代表,甚至有着在战争时只要有一方想要嚼草就会双方同时停手休整的说法。
固然可笑,却也可以说明“阿拉伯茶”对于也门人的吸引力是致命的。
在埃及争取独立成功后,南也门人民组成全国解放阵线领导的游击队经历一系列斗争之后将英国赶出了也门,并建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派。
年,英国被迫离开也门,可正如英国常做的那样,为了使得殖民地疲于自身内耗,南也门人民共和国成立。
南北也门之间经常有摩擦。
在年南也门与苏联签订了《苏联-南也门友好互助条约》,南也门借此受到了苏联很多的*治经济援助,可惜的是南也门并没有好好利用这些经济援助去发展自身的经济,甚至若是没有苏联的*事援助,*事上可能也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说到此处,便不得不提到那个自称在蛇头上跳舞的男人——萨利赫。
萨利赫他年少从*,虽然小学尚未毕业,但是十分机灵,积极参与*治,因为其拥有十分强大的*治能力借着参与*事*变的机会,快速晋升,官职快速升迁,权利越来越大,顺顺利利地成为了北也门的总统。
,苏联国际影响力逐渐降低,萨利赫借此与南也门谈判,南北也门两国终于合并为一。
南北也门统一后,萨利赫大力打击恐怖组织,得到了西方国家的不少经济支持,但是由于连年战乱,萨利赫也没有精力去发展也门的经济。
随着战乱,“阿拉伯茶”急速发展,而也门国家领导人又没有意识得去抑制它发展,之后,即使有人意识到“阿拉伯茶”的危害也没有人有能力再去阻止。
更有甚者,会选择顺应在“阿拉伯茶”的发展,组织种植贩卖的流程,达到自己富裕,剥削国家的目的......也门此消彼长之下,不仅没有阻止“阿拉伯茶”种植、销售、推广的组织出现,反而通过大力推崇“阿拉伯茶”获取了极为庞大的利润。
这就像是被安排好的一样,部落做这些事,为了部落的利益,却不是为了所有人的利益,因为就算统治阶级嚼再多的草还是统治阶级,而普通民众永远是普通民众,这个国家的上升渠道早已在最初就消失了。
在此时,也门的黑暗经济和黑暗*治使得民不聊生。
就像当年清王朝为了关税让鸦片肆意贩卖一样,在掌权者眼中“阿拉伯草”只不过是另外一种敛财手段罢了,不然萨利赫又怎么能够在这样一个贫弱的国家收敛数百亿的财富?这其中有多少黑色收入?如同鸦片一样,嚼草不止是*害了吸*者,他的孩子妻子家人朋友,都会被其拖累。
吸*这种事只要沾上就难以去除,在笔者的印象里,南北也门战乱不断,只有过短暂的和平,没有人系统地去阻止*品的泛滥,真是可悲又可叹。
也门现状而也门虽然也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但是几千年来,也门都处于“阿拉伯茶”的危害之中,可以说是荼*已久。
就像你把一个初生孩子锁在一个黑屋子里,你告诉他世界就是如此,因为他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不知道有天空和大海,他又怎么能明白这不是世界的全部,也门的“嚼草”历史由来已久,几代甚至几十代人都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了“阿拉伯草”的世界。
他们知道那是从小吃的东西,即使妄图说服他们没有“阿拉伯草”不去嚼草的话,你的生活会变得更好,你的人生会变得更加轻松,但是他只知道在他嚼草时,他是快乐的,甚至是他最快乐的时候。
也门的掌权者向来不是不知道嚼草的危害但却仍旧众人皆醒我独醉,在沙特阿拉伯已经将“阿拉伯茶”列为禁品,也门的掌权者却没有做出正确的选择,只是为了私利,任由其*害人民,任由其发展壮大,任由自己的国家走向末路。
也门街头的人民所以说也门经济差是有原因的。
全国有近一半的人口处于贫困,百姓长期饥饿,失业率极高,民众教育水平低下...那么也门为什么会如此没落却没有人站出来为人民做主?这不是一个民主国家吗?事实并非如此,严格意义上说,也门更像是一个部落国家。
除了南北也门之外,还有各个部落,也门的民主不是为了人民而是为了那些部落酋长而诞生的民主,正是这一点,使得实际的总统并没有那么大的权力去改变几千年来的嚼草文化,就像大多数王朝的那样,部落制度和家族统治并没有太多的区别。
*治腐败、贪污成风这些缺陷,总会在王朝中后期出现一样,也门部落众多,分布极其广泛,约有多个大部落,至今仍旧是社会的重要组成成分。
而也门部落在不断形成的过程之中,有过几千个部落,一些小部落又依附于大部落存在,盘根错杂。
部落之间又以亲缘关系确定*治和生产关系,甚至在部落之间产生纠纷时,士兵和*官会选择离开*队加入部落,他们认为这样是对于亲人的负责,部落的利益高于国家的整体利益,这样的国家势力,成分复杂,没有谁有本事将这盆散沙牢牢地聚在一起,再加上瘾君子们暴戾过激的态度,国家内部的矛盾尚且不可避免。
更何况有些国家虎视眈眈,就喜欢煽风点火,坐收渔翁之利。
内忧外患之下,执掌也门33年的萨利赫,也没有把握能继续带领国家。
萨利赫下台终于在年萨利赫下台,33年的统治迎来终结,副总统哈迪借此上位。
可是明显哈迪并没有萨利赫的手段和野心,在他手上的也门乱象更多,让本来就没落的也门雪上加霜。
再之后便是南北也门再次分裂,南方大多数部落支持现总统哈迪,北方大多数部落支持胡塞武装。
后来萨利赫也因背叛胡塞武装被枪杀街头,这位也门之狐也就此结束自己的传奇一生。
再说到哈迪,他的本事属实不太行,14年胡赛武装就已经盘踞也门九省,好不容易向沙特阿拉伯求了救兵,几次几番,不断被胡赛武装偷袭,被轰炸,被用无人机斩首,长期的战败让自己原本的势力都觉得胜利无望,分化各处,分别割据一方,自己的势力都调动不了。
反观胡塞武装,从沙特阿拉伯的援*那里缴获了不少装甲皮卡坦克火箭炮,一下子实力大增。
如此就只能求和。
胡塞武装虽说是求和,但是局部战乱依旧不止,也门普通人仍旧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对于这些*人来说,或许“嚼草”真的就是唯一可以放下心来休息的时间了吧。
或许对这样一个国家来说,即使这种笑谈也只是渴求不可得之事。
对于现总统来说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都是难事,也门统一更是妄谈。
“嚼”死自己的末路生活在在这样一个到处都是瘾君子、综合国力弱不说,国家还不安定,时时刻刻都在发生这战乱的国家也算是一件糟心事了,如果也门再不去控制“阿拉伯茶”的滥用、走这样无序又脆弱的路,终究只有难逃逐渐没落的下场。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也门恐怕也不是没有机会去翻转自己的命运。
但如今除了战乱以外,很少能够看到也门的这个名字在世界舞台的出现。
也门只有三样东西较为出名,“阿拉伯茶”、腰刀、摩卡咖啡。
当也门人在一口又一口地嚼着“阿拉伯茶”的时候,又何尝不像一口又一口在啃食自己国家的未来呢?如果所有的年轻人还在受到“阿拉伯茶”的影响,那么这个国家就还在消亡的路上。
或许此时他们还有力气去挥舞自己的腰刀,但是不知道哪天,手里腰刀会被别人夺去,自己的*金、石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抢走,“阿拉伯茶”已经近乎掏空了他们的灵*,或许不久之后就有这样一个国家,默默地消失。
试问,当它的国民都在如同行尸走肉一样埋头嚼草时,这个国家又有谁能找到光辉的出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