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是中国的友好邻邦,自古和中国保持密切关系。它位于南亚次大陆的西北部,实际控制领土面积达到88万平方公里,95%以上为穆斯林。东部与印度交界、东北隔着喀喇昆仑山脉与中国接壤,西北部与阿富汗相邻,西边邻国则是伊朗,一共四个陆上邻国。南部的阿拉伯海海岸线长公里。
巴基斯坦是古印度文明的发源地,印度河流经巴基斯坦全境,自古以来也是中国西域、中亚及西亚地区进入印度次大陆的必经之地。
现代的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是年6月脱离大英帝国而独立的。独立之际,东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也属于巴基斯坦领土,后来在印度的策动下,孟加拉国宣布独立。
巴基斯坦邻国虽然不多,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宗教原因,除了中巴边界已经达成了协议之外,大部分国界线都存在争议。
一、 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边界
年6月,印巴根据《蒙巴顿方案》实行分治。
二战之后,英国知道自己在殖民地印度的统治来日无多。为了体面地退出这块最大的殖民地,并为日后留下足够的话语权,英国决定实施印巴分治。根据《蒙巴顿方案》方案,印度教徒居多数的土邦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土邦归属巴基斯坦。但是对于克什米尔的归属规定却与众不同,允许当地土邦统治者自行决定归属印度或归属巴基斯坦。该邦多数为伊斯兰教徒,但是统治者为印度教徒。克什米尔的土邦王公开始不想归属任何一个国家,后来决定归属印度。这引起了穆斯林民众的不满,以及印巴矛盾。双方争执不下,导致克什米尔问题迄今无法得到解决。
克什米尔地区在两国独立之初的年,因为克什米尔归属问题,印巴两国发生了激烈的武装冲突。直到年,在联合国调节之下,划定了停火线,各自占有实际控制区。停火线并不是法定的国界线。所以几十年来,两国为了争夺克什米尔,各级别的冲突一直不断,到年两国仍然有冲突。
印度在自己的实际控制区建立了“查谟-克什米尔邦”,实际统治面积为9.4万平方公里。年印度把这个邦一分为二,建立两个中央直辖区。甚至把中国领土并在中国实际控制之下的阿克赛钦划入。遭到中国的严正抗议。
巴基斯坦则在自己的控制区(约8.5万平方公里)内建立两个行*区,一个是自由克什米尔,另一个是克什米尔北部地区。
由于克什米尔存在争议,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其他地区的国界线,也没有进行正式签约。
二、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边界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国界线,是巴基斯坦唯一没有任何争议的国界线。但是,由于克什米尔存在争议,而中巴国界线全部位于克什米尔地区,从理论上说,一旦克什米尔今后全部归属印度,那么这条国界线仍然存在不确定性,而且中巴协议中也是这么说的——如果该地区归属巴基斯坦,则按照已达成的协议,如果不归属巴基斯坦,则需要另外谈判。所以不能说百分之一百获得了解决。
巴基斯坦民族分布年,中国*府与巴基斯坦*府着手进行边界问题的谈判。此前不久由于中印发生边境自卫反击战,所以中国和印度关系坠入深渊,而和巴基斯坦关系空前友好。所以解决边界问题相对轻松,也比较的公正。
年3月,中国与巴基斯坦签订边界条约,两国以喀喇昆仑山脉山脊线为界,划分两国边界。这是基于年英国*府向大清*府建议的“马继业—窦讷乐线”以基础进行划界划分的。
根据《中巴边界协定》,坎巨提(本在巴基斯坦控制之下)归属巴基斯坦,喀喇昆仑走廊区域(本在巴基斯坦控制之下)归属中国。
坎巨提在清朝时期,虽然是中国藩属国,但不是中国领土,清朝也没有把该地区画入自己的版图。年英国势力侵入坎巨提,清朝外交官薛福成就秉持这种观点。该地区被英国并吞之后,中国当时也没有过问。只有在蒋介石败退台湾之后,因为“地图开疆”,才把它划入“中国领土”。
当然中国也做了一些让步,西域的洪扎地区的传统放牧区被划归巴基斯坦。
同时,在条约中也提及,中国与巴基斯坦的边界线是临时的,因为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克什米尔问题还没有得到最后解决。印度*府认为巴基斯坦*府没有资格与中国划分边界线,克什米尔地区在法律上来说,整个都是印度的,要谈这个边界条约,是中国*府与印度*府的事,与巴基斯坦无关。
印度方面对于中巴边境划分的主张是“约翰逊线”,该线是一个叫约翰逊的测绘员对着地图闭门造车的产物,它把中国阿克赛钦非法划入印度版图。印度从未控制过阿克赛钦,等中国在该地区造好了新藏公路之后看中国的报道才知道。
总体而言,中巴边界条约是一个平等条约,相对比较公正解决了边界问题。
三、 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边界
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领土争议面积是最大的,阿富汗曾经对几乎80%的巴基斯坦领土提出了声索。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简单地说,在近代历史上,阿富汗本来不是内陆国。那时候,英国和俄罗斯在中亚争霸,双方分赃的结果是,以中国帕米尔高原的瓦罕走廊(今属阿富汗)为界,北部为俄罗斯领土,南部为英国领土,阿富汗则保持“独立”。
普什图人聚居区这个分赃,让阿富汗失去很多领土,成为今天的“一穷二白”的内陆山地国家的。这不得不提及年11月签订的《杜兰德协定》(实际上是英国*府片面提出的)中规定的“杜兰德线”。阿富汗南部的边界线是由英国单方面划定的,并强迫阿富汗接受,即“杜兰德线”。
这条边界线,划定了阿富汗和英国殖民地印度之间的边界线,阿富汗失去了对斯瓦特、巴贾尔和奇特拉尔的主权,这样几百万普什图人成为英属印度的臣民。一个民族一分为二。普什图尼斯坦问题由此诞生。
但是这个协议《杜兰德协定》是否有效,一直饱受争议,在阿富汗历届*府中,绝大多数*府不予承认。
协议签订之后,普什图人一直进行抗争。年普什图人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
二战后,英国从南亚撤离之后,阿富汗认为,这个协定是英国人片面制定的,所以是非法和无效的,现在英国自己都不要这块领土了,理所当然要归还给阿富汗。所以年巴基斯坦加入联合国的时候,阿富汗投了反对票。因为阿富汗认为,巴基斯坦80%的领土都是阿富汗的,没有资格加入联合国。
但是阿富汗这个要求并未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
四、 巴基斯坦和伊朗的边界
二战之后,巴基斯坦和伊朗关系,不论*治方面还是经济总体上是可以的,甚至核领域还进行长期合作。不过由于伊朗伊斯兰革命、阿富汗塔利班问题、与沙特的关系、彼此宗教派别存在差异,所以也不时存在矛盾。当然在领土方面也存在一些分歧。
伊朗和巴基斯坦的领土争议,主要集中在俾路支斯坦。由于历史原因,俾路支人生活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伊朗边境,操东伊朗语。俾路支人是巴基斯坦第四大族群,约有多万人生活在巴基斯坦境内,
英国在取得印度统治权之后,持续在亚洲地区扩张,在西部俾路支斯坦地区,英国人瓜分了50%的土地。所以俾路支人近亲伊朗人对此非常不满。一直对俾路支斯坦边界划分存在异议。
由于边境线两侧同宗同族,所以伊朗巴基斯坦边界上,俾路支分离主义者经常轻而易举地跨越边界,不论是巴基斯坦还是伊朗,都面临着俾路支分离主义的威胁,所以伊朗经常对于“防守不严”的巴基斯坦心存不满。
俾路支斯坦巴基斯坦也经常打击俾路支分离主义者,有时候也会跨越边境采取行动,伊朗则认为这是侵犯主权,无法容忍。
伊朗有90%人口是什叶派穆斯林,而巴基斯坦80%多人口是逊尼穆斯林,两大教派素来存在矛盾。而且巴基斯坦是逊尼穆斯林占多数的阿拉伯国家沙特的盟友,沙特是巴基斯坦的金主之一,但是沙特和伊朗处于敌对状态。
面对共同邻国阿富汗的态度上,双方有合作的一面,也有存在严重分歧的一面。在抗击苏联入侵之际,双方有相近的利益。但是对于美国入侵阿富汗,两者立场截然不同。当然巴基斯坦与阿富汗塔利班之间存在一种暧昧的关系,私下还很密切,而伊朗则不喜欢塔利班。这也是矛盾的根源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