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时代终将终结,中国时代终将到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道路新理论,正在中国诞生。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世界历史发展必然趋势。
第十三讲:落后国家的西化之路为何纷纷走回了落后?
1
前文说了西化之路导致世界患了十大经济癌症,西方自身从*治经济理论(医术),到*治经济实践(手术),都治不了这十大经济癌症。
西化之路也可以概括为“华盛顿共识”:即民主主义,市场主义,私有化。
西化思想早已统治了世界。各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包括中国的公知们,无不认为,凡是能够将民主主义、市场主义、私有化完美融合的国家,就一定能变成现代发达国家,其人民一定能够充分享受民主自由,生活幸福富裕。
但事实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的西化之路大多走进了中等收入陷阱,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西化之路大多走不到梦中天堂,发达国家的西化之路大多走进了“死循环”。
问题出在哪里?
让我们由浅入深寻找答案。
本讲先讲发展中国家为何大多走进了中等收入陷阱。
2
印度的民主制度是英国打造的,应该是最标准的西化式民主制度。
但是,先看看民主主义给印度带来了什么。
印度是一个历史上没有高度集中统一过的国家,西化式民主*治制度,不但让印度依然国家松散分离,*府软弱无力,贪污腐败,不可能凝聚全国之力办大事,而且由于**竞选必须讨好选民的原因,导致印度国未富而国民福利不断向富国看齐。
印度人口与中国相差无几,GDP不足中国的五分之一,国民福利却要高过中国。印度财*收入主要用于国民福利开支,自然就没有钱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印度的《劳动法》效仿发达国家的《劳动法》,对工人有过多的高福利优待,对企业则有过多的苛刻限制,连企业裁员都要经过*府批准。这自然升高了企业成本及办事难度,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
再看看市场主义给印度带来了什么。
印度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至今有40%的人从事农业,农业GDP占15·5%。
到上世纪80年代初,印度工业GDP已超过了20%,但世界产业转移大潮让邻近的中国变成了世界工厂,印度的工业却止步不前,至今工业GDP仍然只占23%。
原因何在?
首先是征地难于上青天。一者农民出售土地要价太高,二者征地法规定的条条框框太多,征地手续往往没有5年办不下来。连莫迪都深感征地法制约了印度的工业发展,但他想废除征地法却做不到。
其次是印度发展工业的基础设施极其薄弱。例如路难通,水难通,尤其电难通。好不容易通了电,断电也是家常便饭。“三通”难的主要症结,恐怕仍然在征地难身上。
第三就是印度那部制约企业发展的《劳动法》。
因为上述三大原因,印度事实上没能实现工业化。结果,早在年代,印度服务业GDP占比就达到了61·5%。
这个占比较之发达国家虽然不高,但是发达国家普遍是实现工业化后,才经济服务化。发达国家的服务化经济,要么有高端制造和具有垄断优势的高科技支撑,要么有雄厚的金融资本支撑,要么有地下丰富的不可再生资源支撑。印度经济那么早就服务化了,却什么支撑都没有,当然十分十分脆弱。
最后看看私有化给印度带来了什么。
印度历史上几乎没有发生过造反或者革命,因此80%的土地一直在贵族地主阶级手中,贫富差距极大。进入现代社会,城市财富更是为国内国外极少数资本家拥有,大量进城农民因为脆弱的服务业用工有限,就业非常不充分,只能在失业或半失业状态下生活于城市贫民窟,印度的贫富差距因此进一步扩大。
关键印度贫富差距的特点是:富人极少,穷人极多。虽然印度人都信奉来世,今世再穷也不造反不革命,但穷人过多必然导致低消费,而低消费必然制约经济发展。
要养活13亿印度人,印度的土地、水以及排放废气的空间等等,早已到了承受的极限,但印度的人口仍然在“越生越穷、越穷越生”,这使本来极其脆弱的印度经济更加脆弱。一场新冠疫情,已让印度经济濒临崩溃,接下来如果再出现世界经济地震或世界经济萧条,印度经济必然崩溃。那时,印度必然退回到落后国家行列。
3
一个真正拥有好制度的*府,一定能够着眼长远,化解本国最深层次难题与危机。
中东无论民主国家的*府,还是王权国家的*府,都未能化解本国最深层次难题与危机,这足以证明它们都不拥有真正的好制度。
中东有四大深层次难题与危机:
一是中东是世界的油库,但石油资源分布极不均匀。
二是中东虽是世界农耕文明发祥地,但如今土地已严重沙化,水资源极其稀缺,粮食根本不可能自给自足,人口却持久暴增。
三是中东的宗教矛盾最错综复杂,最分裂对立,冲突最激烈。
四是外部势力尤其是世界霸主国,长期以来干涉中东内*,在中东制造分裂对立,费尽心机操控中东。
因为石油蕴藏量丰富,中东的王权国家普遍比民主国家富裕得多,这说明在中东拥有好的民主制度,不如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但是,王权国家眼下的日子好过,长远看却潜藏着巨大危机。因为它们都产业单一,几乎完全靠出售石油过日子。石油收入大多为王族所得。王族极尽奢华、尽情挥霍的同时,为了避免国民造反,不断提高国民福利,乃至国民福利比大多数发达的民主国家还高。因为福利好,国民竞相生育,个个王权国家人口暴增,石油却越开采越少。以沙特为例。年,沙特才万多人。年,沙特人口已达万多人,68年增了10倍多。沙特石油四五十年至多百余年就会开采光,人口每年却仍然在以1·87%的速度增长。沙特眼下已出现了财*赤字,继续人增油减,几十年之后,沙特人的日子该怎么过?
沙特是王权国家,不可能化解深层次难题与危机,可以说是集权制度的缺陷。中东民主国家为什么也化解不了呢?
西方式民主*府,只可能尽量为本届*府留*绩,为下届*府留难题,不可能着眼于长远施*,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另一方面,民主制度明显在中东水土不服。
中东民主国家尤其是民主大国,要么被家族式强人*府长期统治,而家族式强人*府与王权*府并无本质区别;要么家族式强人*府被推翻后,平民式民主*府又会陷入无休无止的内耗,连国家的稳定都维护不了。这是中东民主*治的典型特征。
例如埃及。埃及可耕地面积只占国土总面积的3·7%,地下资源匮乏,不可能实现工业化,只是旅游资源丰富一点。埃及根本养不活过多的人口,但是,年,埃及只有多万人,到年已突破了1亿,60年增了近4倍。穆巴拉克家族的强人*府统治埃及30多年。为了维护埃及的稳定,这个*府既不敢触碰宗教矛盾,更不敢控制人口增长。因为埃及人的日子过得苦,所以在阿拉伯之春中,埃及人民推翻了穆巴拉克强人*府。但是,随后宗教式民主*府与世俗式民主*府势不两立。这方当选,那方闹事;那方当选,这方闹事,无休无止,连国家的稳定都失去了,最后只能由*人*府接管国家。
例如伊拉克。逊尼派的萨达姆家族强人*府统治伊拉克时,对内无情镇压什叶派,对外先是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了对伊朗的8年战争,后来又在美国的诱惑下入侵科威特,结果被美国借机发动海湾战争痛揍一顿,此后还被美国制裁十几年,乃至经济倒退几十年。年,美国干脆入侵伊拉克,推翻了萨达姆强人*府。但是,美国打造的美国版伊拉克民主*府,却实际上变成了一个软弱无力的宗教民主*府。因为什叶派占多数,所以什叶派胜选。什叶派民主*府对内反过来打压逊尼派,对外与伊朗亲近,与美国疏远,但是又摆脱不了美国的控制,无力恢复经济,伊拉克人民仍然生活在动荡贫困之中。
例如叙利亚。叙利亚被巴沙尔家族强人*府长期统治。叙利亚与埃及是最早的亲苏反美国家,后来埃及倒向美国,叙利亚坚持亲俄反美。叙利亚是中东唯一的农业大国,因为地下水资源濒临枯竭,农业几近崩溃。正好又发生了阿拉伯之春,美国便借机支持叙利亚形形色色的反对派及“伊斯兰国”恐怖组织,在叙利亚打反*府的内战,美英法三国则找借口在外部轰炸叙利亚。如果不是俄罗斯强有力的支持,巴沙尔家族强人*府早垮台了。叙利亚现在是一片废墟,国家尚没有完全统一,人民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几百万外逃的叙利亚难民回不了家园。
例如利比亚。卡扎菲家族强人*府长期统治利比亚。虽然这个强人*府不太得人心,但至少能够保证国家完整稳定,保证人民生活安定。但是,因为卡扎菲反美反西方,趁阿拉伯之春导致利比亚国内出现战乱,美英法三国借机空袭利比亚,美*炸死了卡扎菲。结果,利比亚至今仍处于分裂内战状态,人民生活在贫困动乱之中。
例如伊朗。伊朗干脆以宗教领袖为国家最高元首,民选总统屈居第二。这种宗教式的民主体制,反而既可避免出现家族式强人*府,又可避免出现世俗与宗教对立的平民*府,最符合伊朗国情。强有力的伊朗*府,本来最有望领导伊朗发展好经济,并解决伊朗深层次难题与危机,但是美国却坚持对伊朗实施长达40多年的严苛制裁,导致伊朗经济一直发展停滞,伊朗人民也一直在物资匮乏中艰难求生。
例如土耳其。埃尔多安强人*府长期统治土耳其。土耳其是中东唯一属于西方阵营的北约成员国,最初急于加入欧盟,但因为经济落后,存在殃及欧盟经济的隐患,被欧盟一再拒绝。土耳其如果也和叙利亚一样分裂动乱,对美国有利,所以美国暗中支持土耳其*事*变,结果导致埃尔多安愤而疏美亲俄。但是,发现中东其它大国都陷入衰落动乱之中后,埃尔多安又想趁机复兴曾经一统中东的奥斯曼帝国,于是出兵占领叙利亚领土,染指利比亚内战,支持阿塞拜疆打亚美尼亚,与希腊争夺地中海岛屿,对发生在法国的恐袭表示支持,结果既伤害了所有邻国,又得罪了俄法两国。这就是强人*府执*的典型特征:对内强压反对派,对外对落难邻国落井下石,为此得罪了所有邻国和美俄法等世界级大国。这样的土耳其,最终一定会大吃苦头。事实上,土耳其国内要求埃尔多安下台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华盛顿共识”没能将中东民主国家变成发达国家,中东民主国家甚至日益倒退落后。阿拉伯之春这样的民主革命,又给中东民主国家带来了什么呢?
阿拉伯之春最先在突尼斯爆发。英国广播公司统计称,就算突尼斯被称为阿拉伯之春的成功典范,但35%的失业率依然是不争的事实。即使推翻独裁建立了民选*府,但突尼斯从年以来GDP毫无增长,人均GDP甚至从约美元降至美元。今年以来,突尼斯多地又爆发抗议*府的暴力冲突。
埃及总统塞西说,阿拉伯之春导致中东各国遭到的灾难性损失为:超过万人死亡,多万人沦为难民,基础设施损失高达亿美元。
4
再来看看自由主义是怎么害死南非的。
曼德拉也许坐牢时间太久了,特别崇尚自由。他当选南非总统后,极力推行西方自由主义民主*治与市场经济。
其实,到了白人种族主义后期,南非经济年增长率已只有0·8%,几乎陷入停滞。曼德拉上台之初,南非经济还是有所增长的,那时南非在非洲的经济地位,相当于美国在美洲的经济地位。
南非经济为什么会快速垮掉呢?
首先,既然白人*权变成了黑人*权,当然会有大批黑人参入*府管理和经济管理。但是长期的种族隔离,导致黑人既无文化又一贫如洗。他们一旦大权在手,要么不会用权,要么很多人利用权力贪腐,其后果可想而知。
其次,黑人当权后,并没有进行一场对白人富人的革命,财富仍然掌握在极少数白人富人手中。南非依然存在的极大贫富差距,会拉低消费、制约南非经济发展倒在其次,关键是百万白人富人后来带着财富逃离了南非,留下的只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南非。
第三,曼德拉高举自由贸易旗帜,将南非的市场完全自由地向外国资本开放,同时曼德拉在美国英国的鼓动下,盲目开放了金融业,竟然允许外国资本控股南非金融业。结果,欧美产品大举进*南非,顷刻间就击溃了南非的制造业,大量南非资产被外国资本低价收购,南非的银行和金融业也被外国资本控制。在南非捞足了后,眼看南非经济江河日下,大势已去,外国资本又纷纷逃离。
第四,满脑子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曼德拉,对西方的环保理念深信不疑,因此也跟随欧美走去工业化路线。南非大部分稍有污染的工厂被砍掉,少数没被砍掉的,也被套上层层枷锁,成了欧美环保公司的取款机。就这样,“环保”成了压垮南非工业化的最后一根稻草。
第五,自由既然是曼德拉的核心价值观,南非自然会开放自由移民*策。结果,一者,前南非的非法移民一夜之间都变成了合法公民;二者,其它非洲国家的移民像蝗虫一样涌来南非。移民南非的穷人越多,南非越成了世界上最不安全的国家,谋杀、抢劫、强奸等案件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富人以及精英们因此更加快速逃离南非。
南非曾经是非洲首富,名列金砖五国,现在的失业率高达30-50%,和非洲最穷的国家冈比亚、乍得不相上下。
表面看是黑人自己摧毁了南非,实际上是白人灌输给黑人的自由主义思想摧毁了南非。
5
再来看看作为美国后院的拉丁美洲,为何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拉美土地肥沃,地下资源十分丰富,例如委内瑞拉才是世界石油储藏量第一大国。早在上世纪70年代,拉美国家人均GDP就超过了美元,后来大多增至-0多美元,但是现在普遍返贫。
拉美没有一个国家进行过土地革命,财富大多为极少数白人殖民者占有。早期的民主*府,大多实际上是*人*府。后来一者因为*事*变过于频繁,二者因为民主进步,民主*府普遍变成了平民*府。但是,平民*府反而对被富人操控的地方*府的领导力弱化了,领导经济发展的能力也自然弱化了。平民*府与*人*府有一点倒是共同的:那就是贪污腐败。
拉美国家普遍过早去工业化。之所以会有这样一个共同现象,一是因为都实行了“进口替代战略”。这一战略最初虽然保护了本土企业发展,但是后来导致本土企业都对外没有竞争力;二是因为拉美各国都跟随美国推行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和私有化,导致本土公有大企业多被外资尤其被美资收购,外资企业形成了对拉美本土市场的垄断,导致拉美本土中小企业纷纷破产。
拉美各国因此普遍第三产业畸形发展,例如巴西到年,第三产业GDP占比超过70%,比同时期的发达国家日本、德国、韩国还高,工业GDP占比则由年代的25%,下降至约20%。第三产业无论多繁荣,也不能带来外汇收入,所以拉美国家普遍只能靠出售资源过日子。例如,委内瑞拉95%的外汇收入来自出售石油的收入。
拉美绝大多数农民无土地,例如巴西土地主要在占人口总数0·1%的大农场主手中。农场越大越追求农业现代化,农业越现代化农民越失业越贫困化。失业农民只能进城谋生。这导致到年,拉美城市化率已达90%。但是,虚假繁荣的城市第三产业并不能带来高就业率,进城农民只能栖身于城市贫民窟,从而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犯罪率居高不下等等。例如,巴西城市贫民窟比城市还大,黑社会管辖的人口比警察管辖的人口还多。墨西哥黑社会和贫民窟的状况,与巴西也好不到哪里去。
拉美贫困人口比例极高,例如巴西贫困人口达30%,墨西哥贫困人口约45%。所幸拉美贫困人口都能享受高福利,因为拉美国家大多变成了高福利国家。当然,拉美国家的福利开支主要用于养人,较少用于教育,拉美国家教育因此普遍落后。尽管拉美国家的福利开支主要用于养人,但随着经济持续下滑,养人开支持续上升,财*仍然越来越入不敷出,*府只能举债支撑,这就让拉美国家一个个落入了美元收割机的陷阱。美国低息贷款全面向拉美国家开放,然后通过操控汇率让美元升值,导致拉美国家货币贬值,从而一次又一次让拉美国家借少还多,加大了还债压力。更严重的问题是,拉美国家本币贬值,美元升值,降低了拉美国家大宗商品的出口收入,导致拉美国家许多关系民生的产业破产,美资趁机以极低的价格收购。这就是所谓的美元收割机陷阱。例如,年底,美元加息升值,导致阿根廷比索大幅贬值,阿根廷因为还债压力过大,再度走向破产边缘,美资则趁机全面低价收购阿根廷被迫抛售的矿产、航空、电力等产业。
拉美虽是美国的后院,但美国明显不愿意拉美国家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美国不只是通过美元收割机反复收割拉美国家的财富,迟滞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还严厉制裁反抗美国的拉美国家。例如,对古巴经济封锁近50年,对委内瑞拉石油出口一再下重手制裁。吃美国暗亏最多的是墨西哥,所以一位墨西哥前总统才会说:墨西哥最大的不幸是离上帝太远,离美国太近。
上述诸因素,导致最努力践行“华盛顿共识”的拉美国家,反而普遍由中等收入国家滑向落后国家。
6
前文说的,都是殖民地独立国家由盛转衰的故事,这些国家有一个共性:自由民主制度都是复制西方宗主国的。再来看看《泰国是如何身陷中等收入泥沼的?》(该文作者:第十经济观察室)。泰国可是世界仅存的三个没有被殖民的国家之一。另两个没有被西方殖民的国家是中国和日本。
早在年,泰国人均GDP就达到美元,是中国的4·3倍,进入了中等高收入国家行列。可是此后泰国一直徘徊在中等收入泥潭里裹足不前,直到今天也没有恢复到年亚洲一枝花的状态。
原因何在?
首先,泰式权贵资本主义是罪魁祸首。
虽然早在年,泰国*事集团联合资产阶级文官派,就废除了泰国封建君主专*体系,但新建立的却是泰式权贵资本主义体系。这个体系只是把国王与元老贵族的垄断权,匀了一些给中小贵族和民族资产阶级,对于涉及工人和农民利益的改革,则一概不提。例如,泰国至今50个大贵族和大地主就掌握了全国10%的土地,占农业人口10%的贵族和地主,拥有泰国90%的土地。
这个体系的*府,既无能力也无意志指导国家长远的工业布局和升级,因此无法打造基础工业。这个体系的资本乐于躺着把钱赚了,因此在工业投资中,只肯投资见效快、风险小、具有垄断优势的轻工业,不肯投资见效慢、风险大、不具垄断优势的重工业。这个体系落后的土地制度,无法提供大量高素质的职业工人和工程师。上述三大原因,导致泰国工业在本世纪的全球产业升级竞争中,完全没有竞争力,只能节节败退。
其次,泰国发展工业过度依赖外资埋下了隐患。
-年,泰国80%的工业投资来自外国资本。-年,仍有三分之一的工业投资来自外国贷款。外来资本主要投资稳赚不赔的道路交通、新土地开发等项目,真正的工业投资只占5·7%,因此泰国的工业化被称之为“流沙上的工业化”。-年,泰国虽然又赶上了西方第二次产业转移浪潮,获得外资项目个,但基于商业流通的交通通讯投资占比48%,为跨国企业提供能源投资占比38·3%,真正的工业投资仅占比0·5%。更糟糕的是,随着东欧剧变和中国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加之泰国人工成本不断大幅攀升,导致泰国投资工业的外资纷纷向东欧和中国转移,泰国“流沙上的工业化”渐渐真的“流沙化”了。
第三,取消外汇管制和泰铢美元固定汇率,成了压垮泰国这个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投资工业的外资撤离并没有引起泰国权贵资本主义*府的警觉,因为泰国为了方便从外国借贷,取消了外汇管制和泰铢美元固定汇率,导致世界热钱纷纷涌入泰国。这些热钱竞相炒房、炒股、炒旅游概念……给泰国带来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虚胖经济。
当泡泡吹到最大时,美国金融大鳄索罗斯出手了。
索罗斯自由自在地在泰国银行借出大量泰铢,拿到国际金融市场换成美元,然后坐等泰铢贬值。泰铢贬值越多,他获利越多,这与美元收割机收割拉美国家的财富是一样的道理。
索罗斯出手之后,其他金融大鳄小鳄纷纷跟进。不到半年,因为由泰铢兑换的美元流出泰国太多,导致泰铢暴跌60%。这意味着索罗斯们都净赚了60%的利润。也就是说,假使索罗斯们最初在泰国银行按比例借了亿美元的泰铢,因为泰铢暴跌60%,而美元没跌,那么按照美元汇率,现在只用还亿美元给泰国银行了。
对于泰国来说,比泰铢暴跌更可怕的是,泰国企业、银行排队破产,股市暴跌90%,95%的国内基金关门······
从年迄今,泰国经济一蹶不振,始终没有恢复元气,在中等收入陷阱里越陷越深。
7
上述发展中国家虽然都落入了中等收入陷阱,但比众多落后国家仍然要富足。例如,巴基斯坦与印度的国情如出一辙,但比印度穷得多。东南亚虽然成了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地区,但菲律宾、缅甸、柬埔寨等国,其实并没有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华盛顿共识”至今依然被世界公认为具有普世价值,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佳治国“共识”,但所有践行“华盛顿共识”的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为什么要么富不起来,要么刚进富门就又返贫了呢?为什么非洲最穷的国家埃塞俄比亚推行“中国模式”,反而经济能够快速发展呢?这难道不发人深思吗?(未完待续)
(作者张国群)